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西藏雅江流域
1)  Yajiang Valley in Tibet
西藏雅江流域
2)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雅鲁藏布江流域
1.
Variations of δ~(18)O in Precipitation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雅鲁藏布江流域降水中δ~(18)O的时空变化
2.
Changes of NDVI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principal climatic factors in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雅鲁藏布江流域NDVI变化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
3.
Trends in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over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Basin during 1961-2005
近45年雅鲁藏布江流域极端气候事件趋势分析
3)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雅鲁藏布江流域
1.
Spatial-temporal Changes of NDVI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Principal Climatic Factors in Yarlung Tsangpo River Basin s Stations;
雅鲁藏布江流域NDVI时空分布及与站点气候因子的关系
4)  the Yaluzangbu River valley
雅江流域
1.
The dynamic sounding on angular gravels is researched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a number of major projects in the Yaluzangbu River valley.
结合雅江流域上数个大中型工程实践,较系统地研究了雅江流域上碎石层动力触探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该区域碎石层可采用动力触探进行原位测试,并可按相关的规定和规范进行修正击数、查取承载力和变形模量。
2.
The methods of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on the quaternary loosen soils is researched systematically ,based on several major projects in the Yaluzangbu River valley,which is instructive to building in Xizang region.
通过雅江流域数个大中型工程实践 ,系统地研究了雅江流域上第四系松散层的勘察方法 ,对西藏工程建设具有参考意
5)  Yalong river basin
雅砻江流域
1.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Yalong River Basin
雅砻江流域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Yalong river basin.
论文以雅砻江流域高原丘陵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为目标,结合流域特殊环境资源特征,以乡土植物为基础筛选出适合区域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材料,集成优化出不同类型山地植被快速恢复与重建技术,并采用野外长期定位观测对恢复与重建植被进行生态效益评估。
6)  western Yarlung Zangbo
雅鲁藏布江西段
补充资料:雅江

雅江

地理位置:位于甘孜州南部。北纬29.03-30.30,东经100.19-101.26。东邻康定县,南接凉山州木里县,西南靠理塘县,北连道孚、新龙县。面积7637平方公里。
  人口与民族:1990年总人口36474人,其中农业人口31652人,非农业人口4822人;藏族32951人,汉族3504人,余为回、彝、羌等民族。
  建置沿革:东汉为白狼国地。隋为附国地。唐、宋属吐蕃。元属吐蕃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境内雅砻江以东地方,明代为长河西宁远鱼通宣慰司辖。清分属于里塘、明正两土司辖地,置呷拉、亚曲喀、八角楼、尼马中、八衣绒、夺雅中等土百户。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于河口设渡口,驻兵镇守,雍正年间置德靖营。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中渡汛。光绪三十四年(1908)赵尔丰实行改土归流时,划出明正土司所属雅砻江以东各土百户地和里化崇西土司地河县,隶属康定府。民国3年(1914),更名雅江县,属川边行政区。1936年5月,红军到达雅江,成立雅江县博巴政府。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全县4区、16乡、1镇。县治河口镇,距州府康定147公里,离省会成都513公里。

  县名来历:雅江,藏语名“亚曲喀”,即“河口”之意。因系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清军曾设汛守备,置县时也曾以河口命名,后更名雅江,是其县治所处位置在雅砻江边而得名。
  自然环境:地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县境属大雪山中段,西沙鲁里山。西南部是极高山地貌,海拔5000米以上;中部为河谷地貌;东北和西北部为山原地貌。山原占92.5%,极高山占5%,平坝占2.5%。大部分地区海拔3000米以上,山脊超过4000米,海拔5000米以上山峰35座。东缘努其巴山峰,海拔5252米,为全县最高点,最低为牙衣河乡布林永河口,海拔2266米。雅砻江由县西北入,纳鲜水河、卧龙寺沟、吉珠沟、霍曲诸水,南流出境。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1月均温1.4,7月均温18。年降水量650毫米,无霜期188天,年均日照2319小时。
  经济资源:县境自然条件,适宜林、牧、农综合发展。全县有林地512.83万亩,其中森林面积170余万亩,木材蓄积量2700万余立方米,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高山松、桦等,形成造材、育材、采伐、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经营体系。林产品收入,在县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比例,1990年林业产值62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有草地524.4万亩,1990年各类牲畜224253头(只),畜产品产量牛羊肉648吨、牛奶2965吨、羊毛28吨、牛毛20吨、牛绒4吨,牧业总产值622万元。有耕地7.5万亩,199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03万亩,粮食总产7374吨,主产玉米、小麦、青稞及洋芋,农业产值250万元。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1305万元,农牧民人平收入511元。
  经济林木有桃、核桃、苹果、花椒等,盛产松茸、木耳。珍贵动物有鹿、獐、盘羊、熊等。名贵中药材有麝香、鹿茸、虫草、贝母、大黄、黄芪等。1990年副业产值371万元。矿藏有云母、锂辉石、绿柱石及黄金。工业企业有农机具修理、缝纫、电力、木材加工等,1990年工业总
产值778万元。有装机容量250千瓦以上电站3座,基本保证了县城生产和生活用电。

  川藏公路:(现318国道)东西向横贯县境,雅(江)道(孚)公路从北部出境,雅(江)新(龙)公路由西部出境,境内4区9乡通公路,通车里程594公里。有邮电局(所)4处,电话交换机186部,邮路总长167公里,农村投递路线长420公里。
  全县有商业服务网点165个,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189万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35万元,国营商业纯购进506万元,纯销售1615万元。
  文教卫生:解放前,全县仅有小学3所,学生数十。县城只有一个设备简陋的看病诊所。解放后,经过41年的发展,至1990年有小学32所,在校生1952人;中学2所,在校高中生127人,初中生423人;中小学专任教师239人。医疗卫生机构38个,床位143张,卫生技术人员138人。有文化馆(站)3个,电影院1个,电影放映单位11个,有线广播站县1个、乡16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1个。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