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mposite electrolyte
复合电解质
1.
Synthesis and protonic conductivity of La_(0.9)Sr_(0.1)Ga_(0.9)Mg_(0.1)O_(3-α)-NaCl composite electrolyte;
La_(0.9)Sr_(0.1)Ga_(0.9)Mg_(0.1)O_(3-α)-NaCl复合电解质的合成及其质子导电性研究
2.
Proton-conductive composite electrolytes consisting of xNH4PO3-SiO2(x=1,2,4) were synthesized by a sol-gel method.
复合电解质的相结构分析表明,NH_4PO_3和SiO_2在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随着NH_4PO_3含量增大而提高,并与NH_4PO_3的形态相关。
3.
Mixing some ionic conductors and oxide ceramic together to form composite electrolyte, at most cases,can enhance materials' conductivity.
将某些离子导体与氧化物陶瓷结合起来构成复合电解质,在大多数情况下可提高材料的电导率。
2) Polyelectrolyte complex
聚电解质复合物
1.
Polyelectrolyte complex formed from diazoresin(DR) as cationic polyelectrolyte and alkaline hydrolysate of styrenemaleic anhydride copolymer(PSMNa) as anionic polyelectrolyte does not dissolve in water or organic solvents due to its ionic crosslinking structure.
聚电解质复合物 ( PEC)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 。
2.
Recently, in drug 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 polyelectrolyte complexes have been rewarded much attention.
近年来聚电解质复合物在药物控释领域受到重视。
3.
his review introduced the forming mechanism and character of polyelectrolyte(PEL) and polyelectrolyte complex(PELC),gave a retrospect to their contribution in the leather theory study, and pointed out their important denotation in theory studying and practice.
介绍了聚电解质(PEL)和聚电解质复合物(PELC)的生成机理和性质,对其在皮革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指出了聚电解质理论在理论和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3) nanocomposite electrolyte
纳米复合电解质
1.
In this work we studied the substitution of gel electrolyte and nanocomposite electrolyte for liquid electrolyte,which could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DSCs while preserve its ionic conductivity.
研究了以凝胶电解质和无机纳米复合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质,在保持体系电导率的同时,增强对溶剂的保持能力,提高DSCs的稳定性。
4) polyelectrolyte
[英][,pɔlii'lektrəu,lait] [美][,pɑliɪ'lɛktrə,laɪt]
聚电解质复合物
1.
METHODS Chitosantripolyphosphate sodium polyelectrolyte was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tatic electricity polymerization.
目的:开发应用新辅料甲壳胺与三聚磷酸钠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电解质复合物,作为骨架材料制备双氟灭痛微丸。
2.
Polyelectrolyte, a new developed drug delivery system, 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and mild preparation procedure,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excellent responsive drug release properties, and the merits to keep the bioactivity of polypeptide and proteins etc.
聚电解质复合物是一类较新发展起来的药物控释载体,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生物相容和生物降解性能良好等特点。
补充资料: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电解质一般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者的导电能力差别很大。可以认为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全部以离子的形态存在,即不存在电解质的"分子"(至少在稀溶液范围内属于这类情况)。由于浓度增加时,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增加,使离子淌度下降,当量电导也随着下降。对于弱电解质来说,它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态是分子,它的电离度很小,所以离子数目极少,静电作用也很小,可以认为离子淌度基本上不随浓度而变,因此当量电导随浓度增加而迅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电离度的很快下降。
以上分类只是指两种极端的情况,实际体系并不这样简单,例如大部分较浓的强电解质溶液的正、负离子将因静电作用而发生缔合,使有效的离子数减少,促使当量电导下降。
事实上,1887年S.A.阿伦尼乌斯发表的电离理论是按照上述弱电解质的模型提出的,他认为电解质在无限稀释的条件下是 100%电离的。设此时的当量电导为Λ0,则任何浓度下的电离度α 都可以根据该浓度下测得的当量电导Λ来计算:
从而求出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常数 K。电离理论应用于乙酸、氨水等弱电解质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在用于强电解质时遇到了困难。直到20世纪20年代,P.德拜和L.昂萨格等发展了强电解质稀溶液的静电理论,才对电解质溶液的本质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根据上述强电解质溶液的模型和物质当量的定义,以及溶液的总电导率是正、负离子各自电导率的和这一性质(见离子淌度),可得:
Ceq=C+|Z+|=C-|Z-|
Λ=(U++U-)F式中Z+和Z-为正、负离子的价数;C+和C-是正、负离子的浓度;Ceq为当量浓度;U+和U-是正、负离子的离子淌度;F为法拉第常数。如果Λ+和Λ-分别代表 1当量正离子和1当量负离子的导电能力,则Λ=Λ++Λ-,Λ+=U+F,Λ-=U-F。
1926~1928年,昂萨格认为溶液浓度增加时,离子间距离缩短,静电作用增强,他应用静电理论得到在极稀浓度范围内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公式:
式中A为常数,图中也说明了溶液的当量电导与当量浓度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这一点与F.W.G.科尔劳施的精确电导测量结果完全符合,甚至昂萨格的电导公式中的常数 A也与实验测得的斜率相同,说明在极稀溶液范围内(对盐酸和氯化钾等对称的一价离子电解质来说,在<0.01N 范围内适用),上述强电解质模型是反映实际的。上式中的Λ0是外推法得到的C→0时的当量电导,相当于无限稀释时的当量电导。此时离子间的距离足够远,可以认为各种离子是独立移动的,静电力不起作用。
如果把Λ+=U+F和Λ-=U-F改写成Λ+,0=U+,0F和Λ-,0=U-,0F,式中附加在Λ+和Λ-中的下标0表示它们是在无限稀释条件下的当量电导,于是,不管电解质中对应的离子是什么,U+,0和U-,0都应有独自的固定的数值。这就是科尔劳施根据实验提出的无限稀释条件下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以上分类只是指两种极端的情况,实际体系并不这样简单,例如大部分较浓的强电解质溶液的正、负离子将因静电作用而发生缔合,使有效的离子数减少,促使当量电导下降。
事实上,1887年S.A.阿伦尼乌斯发表的电离理论是按照上述弱电解质的模型提出的,他认为电解质在无限稀释的条件下是 100%电离的。设此时的当量电导为Λ0,则任何浓度下的电离度α 都可以根据该浓度下测得的当量电导Λ来计算:
从而求出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常数 K。电离理论应用于乙酸、氨水等弱电解质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在用于强电解质时遇到了困难。直到20世纪20年代,P.德拜和L.昂萨格等发展了强电解质稀溶液的静电理论,才对电解质溶液的本质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根据上述强电解质溶液的模型和物质当量的定义,以及溶液的总电导率是正、负离子各自电导率的和这一性质(见离子淌度),可得:
Ceq=C+|Z+|=C-|Z-|
Λ=(U++U-)F式中Z+和Z-为正、负离子的价数;C+和C-是正、负离子的浓度;Ceq为当量浓度;U+和U-是正、负离子的离子淌度;F为法拉第常数。如果Λ+和Λ-分别代表 1当量正离子和1当量负离子的导电能力,则Λ=Λ++Λ-,Λ+=U+F,Λ-=U-F。
1926~1928年,昂萨格认为溶液浓度增加时,离子间距离缩短,静电作用增强,他应用静电理论得到在极稀浓度范围内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公式:
式中A为常数,图中也说明了溶液的当量电导与当量浓度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这一点与F.W.G.科尔劳施的精确电导测量结果完全符合,甚至昂萨格的电导公式中的常数 A也与实验测得的斜率相同,说明在极稀溶液范围内(对盐酸和氯化钾等对称的一价离子电解质来说,在<0.01N 范围内适用),上述强电解质模型是反映实际的。上式中的Λ0是外推法得到的C→0时的当量电导,相当于无限稀释时的当量电导。此时离子间的距离足够远,可以认为各种离子是独立移动的,静电力不起作用。
如果把Λ+=U+F和Λ-=U-F改写成Λ+,0=U+,0F和Λ-,0=U-,0F,式中附加在Λ+和Λ-中的下标0表示它们是在无限稀释条件下的当量电导,于是,不管电解质中对应的离子是什么,U+,0和U-,0都应有独自的固定的数值。这就是科尔劳施根据实验提出的无限稀释条件下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