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境门外西沟有个石匠窑村。村后的安家沟山势嵯峨沟壑纵深,其间分布着许多天然石洞。
这些石洞,大的有两三间房大小,容得下几十个人避雨乘凉,小的仅可供狐兔藏身。石洞或长在半山腰处,让人望而却步;或隐在蒿草紫荆丛中未被人发现。细细数来,这些石洞大大小小约有百十个。
外人见到这些石洞无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赞叹,无不为这里的优美景致所折服。而石匠窑村的人们却悄悄把这些洞穴叫做藏金洞。
藏金洞的故事由来已久,它曾在石匠窑村人们的心底神秘地流传着,从不告诉外人,大约有三个故事有较真实的历史依据。
1. 故事最早发生在北魏时期。那时,离安家沟几十里远的军事要地野狐岭上,驻守着北魏王朝近万名守军。野狐岭属怀荒镇(今张北县城)管辖。怀荒总兵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他屡屡克扣野狐岭守军军饷。
公元530年夏,愤怒的守军将士一呼而起,杀了怀荒总兵,洗劫了总兵衙门和怀荒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北魏六镇起义之一的怀荒起义。
起义将士还没酝酿出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统治者镇压起义的大军已从大同方向杀来。起义将士被迫沿旱淖坝、土井子这条山沟向坝下逃窜。疲惫不堪的起义将士好不容易到达今石匠窑一带,却发现北魏的军队已沿魏长城在元宝山和东、西太平山一带布下重兵。
前有埋伏,后有追兵,仓皇中起义将士钻进安家沟,把刚刚抢到手的金银细软分别藏在大大小小的洞穴之中。
这时,追兵已到,起义将士虽全力拼搏,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在历史上留下了悲壮的一页。而他们所藏匿的金银细软,自然成了无人知晓的秘密。
2.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地处辽西的蒙古察哈尔部布尼尔乘三藩之乱,清军无力北顾之机兴兵之乱,使清王朝南北受敌严重威胁着京师安全。此时,京师已无兵力可调集,年轻的康熙一时无了主张。足智多谋的孝庄文皇后,建议康熙任命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征召八旗子弟及旗人家奴数万余众出关征剿。
清王朝入主北京后,八旗子弟多年来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已全无战斗力可言。那些家奴更是些吆五喝六仗势欺人的主儿。
图海带领一帮乌合之众出得京城,向居庸关缓缓前行。正为难之际,一骑快马赶来。图海认得来人是专门伺候孝庄文皇后的大内太监。太监交付图海一黄一红两粒蜡丸密诏,并口授孝庄文皇后诣旨:黄丸至居庸关内开,红丸待得胜回朝,至大境门城关外开。
图海看看已到居庸关,打开白蜡丸细读一番,然后,依旨召集出征人众曰:“察哈尔元裔,家多珍宝。此次出征,谁人夺得珍宝即为谁人所有,不必充公。”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出征人众听说此言,顿时来了精神。大家冲出居庸关,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杀得叛军节节退败,不久便征服了叛乱。出征军丁们自然是中饱私囊,满载而归。
这天,图海率军行至大境门外石匠窑村一带时看看天已过午,使命理锅造饭。这里已近内地,饭菜自然十分丰盛。图海得意之余,也多贪了几杯。酒后想起马上要进入大境门城关了,便打开红蜡密诏丸来看。这一看,不禁大惊失色,跌坐在地。
副将亲兵争相上前扶将。眼尖的早已看清了那密诏内容。原来孝庄文皇后不得已出纵兵抢掠之下策。又恐丑事传播,现已派一队禁军至大境门城关。凡征讨察哈尔部之军丁入城者,私藏白银五两以上,黄金一两以上,其余珍宝两件以上者,均就地斩首。
顷刻间,这消息便在军中传开。将士兵丁在慌乱中开始选择藏宝的地方,不知是谁先发现了安家沟中藏宝的石洞,大家便蜂拥而入,各自寻找洞穴,把掠来的财宝藏匿起来,然后做好标记,以便日后辨认。
傍晚,图海集合好军丁从大境门入关,入关时虽经禁军逐个搜身,却无所获,只好监护着这些军丁进入北京。
岂不知孝庄文皇后又出新招,让这支征剿叛乱的部队在京集中体整三天后向西南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