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秦岭-松潘成矿区
1)  qinling-songpan metallogenetic area(China)
秦岭-松潘成矿区
2)  QinlingSongpan area
秦岭松潘成矿区
3)  Western Qinling-Songpan area
西秦岭-松潘地区
4)  Qinling/Song Pan
秦岭/松潘
5)  Songpan-Motianlin mineralizing belt
松潘-摩天岭金成矿带
6)  Western Qinling-Songpan tectonic node
西秦岭-松潘构造结
1.
The Western Qinling-Songpan tectonic node situated in the central China continent is the key geological area for unrav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continents and ancient mantle.
西秦岭-松潘构造结是中国大陆中重要的构造转换域,为探讨不同陆块及古洋幔的构造归属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补充资料:潘季训(1521~1595)
      中国明代水利家。浙江乌程(今吴兴县)人,字时良,号印川。明代后期四次出任总理河道,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潘季训在治河中,总结了前人对于黄河水沙关系的认识,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针,对后代治黄有重要影响。他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在于定性阐明了水流挟沙力的概念。他观察到在河流中泓处水深往往较大,而缓溜处往往较小,并认为这是由于流速较高的水流挟沙力大,河床被刷深,而流速较低的水流挟沙力小,河床被淤浅。于是他主张黄河下游不宜分流,决口也应及时堵塞。因为"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饱则夺河"。他提出,治理高含沙河流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堤防淤滩固堤缩窄河床断面,加大水流速度,逐步冲深河床。他把这一认识概括地表达为"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潘季训还认识到,清水挟沙力比浑水高,主张黄河下游应拒绝高含沙量的河流汇入,尽量引入清水河流,以提高河流的冲刷能力,这就是"蓄清刷黄"。"束水攻沙"和"蓄清刷黄"阐明的水流挟沙力概念,与近代河流动力学原理一致。《河防一览》是潘季训治河理论的代表作。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