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主题
1)  theme [英][θi:m]  [美][θim]
主题
1.
Theme·High-Tech·Humanity ——Study on the Characters of Architecture Design of Expo 2000 Hannover;
主题·高技·人性——2000汉诺威世博会建筑设计特点研究
2.
Understanding the theme of Eliot s Waste Land again;
在“形而下”与“形而上”之间求索——艾略特《荒原》主题新解
2)  subject [英]['sʌbdʒikt]  [美]['sʌbdʒɪkt]
主题
1.
Subject Based Data Subscription/Publish Technology;
基于主题的数据订阅分发技术
2.
Determination on subjects,dimensions and granularities of data warehouse for business analysis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
钢铁企业营销分析数据仓库主题、维、粒度的确定方法
3.
Cherish the flower of life——Analysis of the subject matter of Mao Mao;
珍惜生命之花——童话《毛毛》主题解读
3)  topic [英]['tɔpɪk]  [美]['tɑpɪk]
主题
1.
TOM algorithm in distributed topic maps merging;
分布式主题地图合并中的TOM算法
2.
Topic-based Probabilistic Document Correlation Model;
一种基于主题的概率文档相关模型
3.
Study on potential influence topic in on-line community;
在线论坛中潜在影响力主题的发现研究
4)  themes [英][θi:m]  [美][θim]
主题
1.
Research themes of higher education abroad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sponsored by SRHE;
21世纪初国外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对英国《高等教育研究》2001—2006年的文章分析
2.
On the themes of Lu Jian s lyric poetry creation in new era;
吕剑新时期抒情诗创作主题
3.
On modern themes in Hardy s tragic novels;
论哈代悲剧小说的现代主题
5)  Motif [英][məʊ'ti:f]  [美][mo'tif]
主题
1.
Finding motifs based on wavelet and dynamic time warping
基于小波和动态时间弯曲的主题查找算法
6)  subject matter
主题
1.
Gaoxing is another of JIA Ping-wa s recent works concerning the subject matter of peasantry,countryside and agriculture.
《高兴》是贾平凹新近的又一部反映"三农问题"题材的作品,其在主题开掘、文章结构、环境营造、语言智慧、特殊小说写作技法等的运用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2.
And her subject matter is far more than merely the expressions of her personal trivialities.
她的主题远远超越了身边的琐事及个人情感的宣泄。
3.
Focus is put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four major elements of social context (situation,hearer,subject matter,and medium) on the selection of linguistic varieties in verbal communication.
主要讨论了构成社会语境的四大要素 :场合、听者、主题及媒介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语言变体选择的影响。
补充资料:主题
      作为乐曲的基本乐思,并用作全曲或乐曲一部分的发展基础的音乐素材,称为主题。16世纪中叶,意大利音乐理论家G.扎利诺首先将这个词引用于他的和声著述中。其后,其他理论家也应用这个词或另外的近义词,但其含义和今天所说的主题并不完全相同。扎利诺的主题是指重复出现的带有变奏的曲调。18世纪末一些理论著作中所说的主题,是指奏鸣曲乐章中主要的段落或乐句。19世纪中叶,主题一词已具有今日的含义,不限于指作品的开头部分,并出现了第1主题、第2主题等名称。
  
  主题这一术语主要用于赋格曲、奏鸣曲式及变奏曲中。上述 3类曲式所容纳的主题量不等。赋格曲一般只有1个主题,2个主题的赋格曲较少,3或4个主题的极少见。奏鸣曲式至少要有2个主题,前一主题称主部,后一主题称副部。主部与副部(特别是副部)也可以由几个主题组成,形成主题群。变奏曲一般也只有1个主题,双主题的较少,与赋格曲相似。不同的是赋格曲主题通常比较短小(有时仅2、3个小节),变奏曲主题大多为二段式,至少是乐段或完整的乐句。
  
  在音乐作品中,主题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主题的质量并不表现在它的复杂程度,而在于它的音乐内涵与结构上的逻辑性。早期赋格曲中的主题往往缺乏个性与周密的设计,未能达到完美的境地。J.S.巴赫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赋格曲主题的素质,使它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L.van贝多芬对奏鸣曲式的重大贡献之一是赋于这一类型的主题以强烈的戏剧性,从而把奏鸣曲式的表现力提到新的高度。H.柏辽兹发展了前人的表现手法,把贯穿在他的《幻想交响曲》中的主题称为固定乐思,以此代表他所倾心的女子史密森,使主题除一般地作为曲式结构的要素外,更与特写的人物或情景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强主题在形象表现上的意义。对同时代及以后的作曲家如F.李斯特、R.瓦格纳、П.И.柴科夫斯基、Н.А.里姆斯基-科萨科夫、R.施特劳斯等影响很大。
  
  除了赋格曲、奏鸣曲式与变奏曲外,主题一词有时也用来称呼其他曲式中具有主题特性的音乐素材。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