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碉,东女国建筑精品对人类建筑艺术的杰出贡献
早在《后汉书.南蛮西夷列传》中就记载先民“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十丈,为邛笼”。李善注《后汉书》之“邛笼”说,“按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邛笼”即石碉。可见石碉建筑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本世纪40年代,著名学者马长寿先生在 考察井冈山五次围剿的碉堡时指出:“中国之碉源出四川,四川这碉源出金川”,这就是嘉绒藏族对丰富战争艺术的杰出贡献。遍布全县各地有4棱、6棱、8棱等多种石碉,其中有极为罕见的13棱碉。
在数百石碉中,马尔邦关碉如直刺苍穹的长剑,静静地倚天矗立。“马尔邦”嘉绒语音译,意为不结冰的地方。在嘉绒通往康巴地区古马尔邦关的对河两岸各矗立着一座崇宏昂的石碉。东碉高28米,西碉高50米,这说是“一江南流,双碉守关”的景观。高达50米的西碉,是目前全国已知石碉中最高的,独享“中国碉王”桂冠。马尔邦关碉是东女国女王行宫,后为大金川土司沙罗奔小官寨的标志性建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面对万千大山,面对族内族外的纷争与杀戮。人们不得不把碉楼越修越高,因为至高权的掌握是自我保护的最有效手段。专家称此碉融数学、几何、力学为一体,是东女国后裔勤劳、智慧的象征。此碉中有数十层,每层四面,各胡方孔,可施枪炝。相传此碉用鸡、狗、羊、马、牛、猪血等掺入荞面和精选粘性强的泥土混合搅拌后灌入石缝作粘合剂,一旦干后,比水泥还坚硬,粘性极强,十分牢固。就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场大规模的改土造田运动中,有人曾试图用炸药包将这座碉炸毁。用石碉的丰富史料作田埂的保坎。两次使用大剂量的炸药均告失败,仅将该碉底座北角炸了一个窟窿。就在那次实施爆破后的第十年就发生了这个地区有记录以却安然无恙。它不仅经受了时代战争的烽烟,而且出经受了大自然变迁的严峻考验,高耸挺拔,气势宏伟,是金川先民坚强不屈,勇敢智慧象征的再现。
碉的结构。材料墙体用不规则的石块和泥修砌,砌墙是非常讲究石料的料面安排,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石块平整的一面向上、上下左右的石料大小组合在一起要相互契合,上下石料错缝修砌、小缝隙用小石块 紧,金川地区的工匠们,调 度的十分得体,棱角面体如斧削刀切。墙体由下而下渐渐收分,墙体底部一般在0 .40—0.60米左右。碉在立面上呈下大小上小的台锥形,碉顶外沿 出碉身0.10米左右成首,凸顶角作尖角耸立,给人一种向上飞升的感觉。碉内通常分为五至十一层,多则达十四层,也有极少数有几十层,但没有十三层(这里的人认为十三层这一数字不吉祥),各层用圆木作梁,梁两端平置碉体墙体内,梁上密铺树棍,在铺树枝,然后填泥土夯紧,最后铺木板作为上层的地面,各层之间用木梯上下。碉的底层一般都没有窗户和门,为全封闭式。二层以上根据建碉的用途分别开大、小窗户或了望孔、射击孔,数量不定。窗户都是竖长方形,一般高0.60—1.20米,宽0.10—0.15米左右的竖长方形或“十”字形。碉门多建在二层或三层某一面墙体上,一般高1.60—2.20米宽1—1.4米左右,进出都在碉门外下方,架用独木梯作上下用。通常门、窗的大小与建筑结构有关棱角越多门窗越小。碉在修建时,层积而上,碉外墙的墙面、碉角原线条直度、墙体的收分度有两名有经验的技师站在墙体上方同一面上方原两角上凭目力斜视对角及由上往墙基外侧倒水线来掌握确定。碉虽高达数十米,而碉墙墙体面并不倾斜,墙体外部平面及每条棱角线都非常规则加之碉体的坚固性(墙体下大上小)出于抗高压状态。每层的木梁从内部支掌着碉体不向内坍并将碉身连接成为整体,碉外墙的棱的棱角形成外墙的支撑柱,这种高度的石建技术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一绝,令人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