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动态分布
1)  dynamic distribution
动态分布
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ynamic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deep basin gas;
深盆气成藏机理及动态分布的定量研究
2.
Regular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Pulmonary Inflammation in SARS: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Dynamic Distribution;
SARS肺部炎症演变规律及动态分布特征的探讨
3.
Isolation and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Sheyang strain in crawfishes;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射阳株的分离及其在螯虾体内的动态分布
2)  distribution dynamics
分布动态
1.
The distribution dynamics of 95Zr absorbed in crucian and the behavioral trait of 95Zr in an aquatic ecosystem was studied by using isotope-tracer technology,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confirmed by application of non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鲫鱼对~(95)Zr的吸收和在其体内的分布动态以及95Zr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行为特性,并运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其数学模型。
3)  dynamic distributed
动态分布式
1.
An approach of dynamic distributed ship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supervision system;
一种动态分布式舰船电磁频谱管理系统的探讨
4)  dynamic moisture distribution
动态湿分布
1.
The dynamic moisture distribution of a moisture porous body has been calculated by the reverse method.
建立了兼顾湿度影响的非稳态热传导方程,利用反问题法求解含湿多孔体中动态湿分布,建筑墙体静态热工实验台对加气混凝土墙体的实测表明,该方法可行。
5)  MEDD
分布动态法
6)  dynamical distribution approach
动态分布法
1.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gional labor-productivity gap of Chinese 29 provinces from year 1985 to 2003 with dynamical distribution approach,the results are that it does not exist the level-convergence phenomenon of neo-classical theories` hypothesis but appears a kind of enlarged gap which likes a "u" shape and is drived by both the weakened middle layer and the intensified bimodal.
运用动态分布法对中国29个省市区在1985-2003年间的区域劳动生产率差距进行了分析。
补充资料:《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


  【动态一般均衡分析】帕廷金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货币数量增长的动态效应。货币数量的增长对于均衡价格和均衡利率究竟具有何种影响,一直是新古典货币理论与凯恩斯货币理论的重要分歧点。帕廷金关于货币数量增长的动态的考察试图通过实际余额效应的分析,重新肯定货币数量说的传统结论。他假定,政府增发的新货币是一次性的,它通过两条途径进人经济体系:(l)政府直接把印发的新货币投放商品市场以增加政府的购买力;(2)通过银行系统把新货币注人经济体系。 帕廷金认为,当第一种情况出现时,在商品市场上将有两种力量对商品需求产生上涨的压力:第一,总需求中的政府需求将增长;第二,由于总实际余额的增长,在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投资和消费需求也将增长。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使总需求曲线偏离原有的均衡位置,导致通货膨胀缺口的出现。但是他认为,商品市场通货膨胀缺口的存在将会引起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商品市场出现超额需求时,价格将开始上涨;从而在负的实际余额效应的作用下,减缓商品超额需求的压力。当价格的上涨比例小于货币数量增长的比例时,实际余额将继续大于货币量增长以前的水平,从而通货膨胀缺口继续存在;反之,将会导致衰退缺口。而只有在价格与货币作同比例上涨,即“经济中的实际财富恢复到原有的水平时”,商品市场才会处于一种均衡状态。 在帕廷金看来,新货币注人商品市场,也会引起债券市场的波动,由于实际余额的增长,债券的供求曲线都会向上偏移,从而使利率下降,并引起所有市场的进一步调整;刺激投资品的需求增长,加剧价格上涨,引起利率回升。“当价格的上涨完全吸收了增长的货币数量时”,利率重新回到原有的均衡水平。当新增的货币量通过第二条途径注人经济体系时,虽然银行本身不作为买者或卖者出现在商品市场上,但新货币的注人使银行存款增加,从而导致债券需求增长,利率下降。因此,会产生和第一种情况类似的动态调整过程。 帕廷金的结论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长都将引起“均衡价格水平的同比例上涨”,“但使均衡利率的水平保持不变”。换言之,由于货币量的增长不影响经济体系的“实际状态”,货币数量增长的效应是“中性的”。但是,他强调,利率的不变性是作为动态过程的结果来看的。在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利率不仅是可变的,而且这种变动构成了动态调整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帕廷金关于货币数量增长效应的分析,可以看成是一种重新表述的“动态”货币数量说。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