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outhwest China
西南地区
1.
Analysis on status of dental caries among national minority students of Southwest China in 1995 and 2005;
1995年与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分析
2.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Southwest China;
西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3.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ization of Southwest China;
西南地区乡村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 southwest region
西南地区
1.
Main geological hazards and monitoring methods in common use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China;
中国西南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及常用监测方法
2.
On Tourism Competitive Power of Southwest Region Based on Data Merit;
通过量化分析看西南地区的旅游竞争力
3.
Spreading of Confucian science and Han Dynasty s management in southwest regions;
儒学的传播与汉王朝对西南地区的治理
3) southwest area
西南地区
1.
Researches on the Devo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iscipline Education in Southwest Area;
西南地区园林学科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2.
China southwest area locates at the edge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is close to east side of collision zone between India plate and Eurasian plate where the geologic structure is quite complicated with serious geologic hazard.
我国西南地区处于青藏高原周边地带,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东侧附近,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地质灾害严重。
3.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lower industr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lower production,flower market building and flower industry economy in the southwest area.
西南地区具有发展花卉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在提出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对推进西南地区花卉生产的可持续性、花卉市场体系建设的可持续性和花卉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4) Southwest
[英][,sauθ'west] [美][,saʊθ'wɛst]
西南地区
1.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nd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
西南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灾害防治
2.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Urban Design Technique with Hilly Landform in Southwest——With Liangshui District of Zunyi as an Example;
西南地区小山丘地貌城市设计方法初探——以遵义市凉水片区为例
3.
Strategy and Tactics of Palms for Landscape in the Southwest;
棕榈科植物在西南地区园林应用的策略与方法
5) southwest of China
西南地区
1.
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ing vistas of uranium resources in southwest of China;
西南地区铀资源现状与找矿前景展望
2.
Disaster and early warning of debris flow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西南地区泥石流灾害及防灾预警
3.
A Study of the South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Onset, Evolu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over the Southwest of China;
东南亚夏季风的爆发与演变及其对我国西南地区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
6) Southwestern Tarim
塔西南地区
1.
Discussion on Petroleum Exploration Strategy in Southwestern Tarim from 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Albert Basin;
从阿尔伯达盆地的油气勘探论塔西南地区的勘探策略
2.
Application of relative amplitude method to merging processing of 2-D seismic data and reservoir prediction technique in southwestern Tarim;
二维地震连片相对保幅处理及储层预测技术在塔西南地区的应用
3.
Laterally, Jurassic is in zonal distribution on the southern edge of southwestern Tarim,where a faulted basin system occurred in Jurassic period and might connected with the faulted basin on the southern edge of Karakum landmass to the west.
塔西南地区侏罗纪地层除发育在山前外,还发育了一系列受断层控制的湖盆。
补充资料:华南和西南地区新石器文化
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包括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这里的新石器遗址一般座落在河湖或海边的山岗、台地、沙丘和洞穴内。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这一地区便开始了考古工作,但当时多限于调查,数量有限。广西武鸣和桂林发现的4处洞穴遗址,因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共存,不见陶片,曾被推定为中石器时代遗存。对广泛分布于华南地区、以几何印纹陶和有段石锛为代表的遗存,都被统称为"几何印纹陶文化",并一概归属新石器时代晚期。从50年代后期开始,通过考古普查并经重点发掘,逐渐揭示出各地区新石器遗存的文化面貌。目前一般认为,华南地区较早期的新石器文化,大体以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简单的绳纹粗红陶等为基本内涵;新石器晚期遗存被大量发现,并开始细加区分,有些已被命名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如江西的山背文化、福建的昙石山文化、广东的石峡文化等。同时,明确了不能把"几何印纹陶文化"视为统一的考古学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制陶工艺和重要文化特征因素的"几何印纹陶",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萌芽发生,至商周时期兴盛发展,到战国时期才日益衰退,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于西南地区,70年代以来,对云南宾川白羊村、西藏昌都卡若等遗址的发掘,也有不少新的发现。对华南、西南的一系列遗址还作过年代测定,但由于华南石灰岩地质条件对放射性碳素断代标本的影响,误差往往较大,因此,有关的年代数据只能供参考。
分区和内涵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及文化概貌的差别,暂分下列6个地区叙述。
鄱阳湖-赣江地区 这一地区较早期的新石器文化为江西万年仙人洞一期文化遗存,晚期主要有山背文化。
仙人洞遗址的下层和上层即一、二期,是有较大差别的两个阶段的文化遗存。一期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6800年左右(未校正),在南方较早期的新石器遗存中具有代表性。打制石器多于磨制石器,骨、角、蚌器丰富,陶器均为低火候的粗砂红陶,主要是一种绳纹圜底罐形器。文化堆积中夹杂大量的兽、禽、蚌、螺、鱼、鳖类遗骸。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仙人洞二期文化遗存陶器变化较大,除有与一期相同的大量绳纹粗砂红陶外,出现了新的陶系、纹饰和器形。仙人洞的一、二期文化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它们都远早于山背文化。
山背文化以江西修水山背村跑马岭遗址、杨家坪遗址为代表,经发掘的遗址还有清江营盘里、筑卫城、樊城堆等。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周围和赣江中下游。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前2800年。在跑马岭和杨家坪分别发现有圆角长方形和近圆形的地面房屋基址。石器以大型厚重的长条形有段石锛、带孔的半月形、梳形、长方形石刀为代表。陶器中夹砂红陶最多,纹饰以凹凸弦纹为主。出现了少量的几何印纹陶,拍印的方格纹、曲折纹、圆圈纹、漩涡纹等比较粗浅凌乱,是华南地区发生期几何印纹陶的一种。主要器形有罐形鼎、直壁盘形鼎、瘦高袋足鬶、圜底罐、圈足壶、豆、簋等。从草拌泥中的稻壳、稻秆痕迹,表明当时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由山背文化的筑卫城下层遗存,发展为筑卫城中层文化,陶器以灰褐陶为主,增加了叶脉纹、席纹、云雷纹等几何纹样,特别是新出现少量的几何印纹硬陶。有人认为它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而不归属山背文化,也有人认为仍可考虑归属山背文化而作为其晚期遗存。
闽台地区 福建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石器遗存,目前比较清楚的是昙石山文化。台湾及其附近的澎湖、兰屿等岛屿,重要的原始文化有台东县长滨八仙洞遗存、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和凤鼻头文化。此外,在金门岛上还发现有以饰弧线篦点纹、贝齿纹的陶器为特点的蚵壳墩贝丘遗址。
昙石山文化以闽侯昙石山遗址中、下层为代表,同类遗址有闽侯庄边山贝丘下层和溪头贝丘、福清东张下层等。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一带。石器以锛为最多,除扁平常型锛、有段石锛外,以带人字形纵脊的石锛最具特色。当时经营农业并有较发达的渔猎经济。陶器有釜、鼎、壶、罐、豆、簋、杯等。存在少量饰曲尺纹、圆圈纹、叶脉纹等纹样的几何印纹陶和绘红色条带、卵点的彩陶(见彩图),是其文化特征之一。昙石山有5座横穴式陶窑,集中分布在一起,表明烧窑已具有一定规模。在溪头遗址发现一座成年男女的同坑合葬墓,男性仰卧直肢,女性侧身屈肢依附于男性的身旁,当是原始父权制时期的一种葬俗。昙石山文化的发展去向,是青铜时代的昙石山上层一类遗存。 台东八仙洞在含陶片的新石器时代层下面,还发现3000多件打制石器和少量骨器,无陶器共存。一般将其下层遗存称为长滨文化,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但放射性碳素断代的数据除1个稍早外,其他4个的年代都在前三、四千年左右。对其时代和内涵尚需再作研究。
大坌坑文化因台北县大坌坑遗址而得名。同类遗址有台北市圆山贝丘下层、台南县八甲村、高雄县凤鼻头贝丘下层等。集中分布在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前4400年。石器类型比较简单。陶器多为红褐色砂陶。当时渔猎经济比较发达,甚至可能占主要地位。
圆山文化以台北市圆山遗址上层为代表,同类遗址有台北县大坌坑贝丘遗址上层、土地公山遗址等。主要分布在台北盆地,延伸到北部沿海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前2400~前1100年,下限还当更晚。石器主要有锄、铲、有段石斧、双肩石斧、镞等。也有鱼镖、箭头一类骨器。陶器以棕灰色细砂陶为主。有红彩而未见绳纹。晚期已出现少许青铜器,如大坌坑上层的一件两翼式青铜镞,与商周时代的同类器近似。
大坌坑文化结束之后,以台湾西海岸中南部地区为中心,先后持续存在着3种类型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最初的是红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凤鼻头中层、屏东县垦丁寮和鹅銮鼻、台中县牛骂头下层等。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前2000年左右。估计其起迄年代为前2500~前1500年。石器主要有锄、靴形刀、长方形和半月形穿孔石刀、磨盘、矛、镞等,一般磨制。红陶上印有绳纹、席纹并偶见红彩。器形有圆柱形足鼎、小口宽肩罐、镂孔豆、细长颈瓶、盆、碗等。在台南市牛稠子贝丘遗址发现了粟粒遗迹。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墓葬中存在石棺墓。从垦丁寮、鹅銮鼻的墓葬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约自前1500年至公元初期,发展成为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凤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营埔出土陶片上发现有稻壳印痕。最后是印纹和刻划纹灰黑陶文化类型,已属铁器时代遗存。
广东地区 地处岭南的广东新石器文化,几个时期均有代表性的遗存,但其间尚有缺环。
以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等洞穴遗址为代表的遗存,打制石器远多于磨制石器,或兼有少量骨器,未发现陶片,文化层中包含丰富的兽骨和螺蚌壳。两地贝壳标本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未经校正的年代,为前12000~前9000年。有人认为这属于新石器时代最初阶段的遗存。以英德青塘、潮安陈桥等遗址为代表的遗存,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共存,有比较简单的夹砂或夹贝壳末粗红陶,文化年代也较早。青塘洞穴遗址的石器绝大多数是仅打出厚刃的砍砸器。文化堆积中夹杂大量田螺、河蚌和兽类遗骸,当以经营渔猎为主。陈桥贝丘遗址大量的打制石器中,以用尖端敲取海生牡蛎(蚝蛎)的蚝蛎啄最具特色。带肩斧形器、有铤骨镞等各种骨器比较丰富。粗红陶除饰划纹、绳纹、篮纹和蚶壳压印纹外,有的在口颈部涂赭红色宽带,可视为彩陶的萌芽。
以增城金兰寺贝丘下层、东莞万福庵贝丘、深圳小梅沙等遗址为代表的遗存,粗砂黑陶多于粗砂红陶,突出的是出现了少量典型彩陶,一般是在泥质红陶上画出赭红色条形、叶脉状等花纹。这是广东地区含有彩陶的一种文化遗存。
石峡文化以曲江石峡遗址下层为代表,同类遗址有曲江坭岭、河源上莞墟、龙川坑子里等,主要分布在北江、东江流域。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前2900~前2700年。石器中,长身弓背两端有刃的石??是重要的农用翻土工具,还有少量的有段石锛和有肩石锛,都具鲜明特征。稻作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陶器多呈灰褐色或灰黄色。绳纹、镂孔、凸弦纹等纹饰较多。特别是出现了少量饰方格纹、曲尺纹、漩涡纹等纹样的几何印纹陶,具有华南地区早期几何印纹陶的共同特征。主要器形有鼎、小口釜、鬶、三足盘、圈足盘、圈足壶、豆、罐等。在石峡发现60多座土坑墓,以单人二次葬为主。多数墓坑经过烧烤,有的在墓底涂抹草泥土。在二次葬的墓里普遍存在放置新旧两套随葬品的特殊习俗。较晚期的墓随葬品多寡悬殊,明显地反映了原始社会走向解体的迹象。继石峡文化之后,几何印纹陶发达起来,有段、有肩类石器比较普遍,这时当跨入了青铜时代。
此外,南海西樵山遗址的石器地点群,是华南地区目前唯一发现的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大型采石场和石器制作地。当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来此短期住宿,直接从基岩中开采石材并就地制作石器。少部分遗存可能属中石器时代,主要是新石器时代后一阶段的遗存,下限还当延续到青铜时代。
广西地区 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面貌比较复杂,早、晚也有大的变化。
以东兴县(今名防城县)亚菩山、南宁市豹子头、横县西津、柳州市兰家村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年代可能稍早。豹子头 6件螺壳标本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未经校正的年代,为前8700~前7600年,1件兽骨标本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前3800年,二者相差较多,其真实年代尚待进一步研讨。其中,东兴贝丘遗址包含较多的打制石器、少量磨制石器和单纯的粗陶。打制石器中有代表性的是蚝蛎啄,基本特征与粤东潮安陈桥的相同;石网坠的形式比较多样。磨制石器中有带双肩的斧、锛和磨盘。陶器都是以细绳纹为主的夹砂或夹蚌末的红陶和灰黑陶。南宁地区的贝丘遗址,位于邕江及其上游左江、 右江流域的扶绥、 武鸣、南宁、邕宁、横县等地。石器多经不同程度的磨制,内有少量的宽双肩石斧。蚌器、骨器比较丰富,三角形穿孔蚌刀、蚌勺、两端有刃的骨锛、长方形或梯形的鳖甲刀等都颇具特色。陶器全属夹砂或夹蚌末的粗陶,多为灰褐色或红褐色,也有外红里黑和外灰里红的。纹饰以绳纹为主,次为篮纹。器形多为圜底的罐、钵、釜之类。在横县西津遗址等处还发现了以蹲葬为特点的墓葬,一般都未见墓坑,仅个别的用石子或螺壳垒成墓圹,绝大多数无随葬品。根据对出土物的分析,南宁地区和东兴的贝丘遗址,经济生活似都以渔猎和采集为主,但渔捞的对象则不相同,文化面貌也有一定区别。
在桂林市郊发现60多处洞穴遗址。其中,甑皮岩遗址上层的出土物中,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大约各半,陶器绝大多数是夹砂陶,出现了极少的泥质陶,特别是已有了少量三足器。还发现蹲葬式的人骨架,与南宁地区的墓葬具有共同的地方特点。从陶器观察,甑皮岩上层的文化发展程度有了提高,相对年代应晚于前一类遗存。
钦州独料是桂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点遗址。两件木炭标本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前2600~前2400年。石器一般都经过磨制,但大部仍保留天然岩面或打击痕迹,主要有长条梯形斧、双肩斧、铲、锄、刀、磨盘、磨棒等,多属农业生产工具。陶器夹砂,以红陶为主,有绳纹、篮纹、曲折纹等纹饰,多为圜底釜、罐类。这时广西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原始农业已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川南、云贵高原地区 云南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各个地区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目前了解较多的是洱海、滇池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洱海地区以宾川白羊村遗址为代表,发现有多座长方形地面房屋建筑遗迹。有较多的新月形和圆角长条形的穿孔石刀。陶器夹砂,褐陶最多,灰陶次之,由单线或复线篦点组成的几何图案花纹颇具特色。原始稻作农业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还存在无头葬的特殊葬俗。滇池、抚仙湖地区的遗址,出有少量双肩石斧和有段石锛。陶器以红陶为主,器形简单。在陶器上经常发现稻壳印痕,文化层中普遍含有大量螺蛳壳,表明当时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渔猎也占有重要地位。
滇北、川南新石器文化的特征比较接近。有些文化年代已较晚,如金沙江中游地区的云南元谋大墩子遗址和四川西昌礼州遗址,年代大体为前1400年。
在贵州的盘县、水城、威宁等地零星发现的磨制石器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双肩石斧和有段石锛,向西直到云南都有发现。这类石器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铜器时代文化中,通过进一步发掘可探讨各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
西藏地区 昌都卡若遗址是西藏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遗址。发现多种形式的房屋建筑,其中有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石墙建筑,显示了较进步的建筑技术和新颖独特的建筑形式。打制石器多,同时有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其中磨制穿孔石刀具有特征。陶器多数夹砂,偶见彩陶。当时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狩猎仍占重要地位。
经济生活 华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湿润,远古时期森林茂密、禽兽繁多。新石器遗址多临河或滨海,附近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在相当一部分遗址中,文化堆积夹杂有大量淡水(螺蚌为主)或海产(牡蛎等为主)的贝壳,有的甚至形成贝丘,同时往往还有许多野生动物骨骼。这是本地区新石器遗址堆积的显著特点。
在较早期的含有大量贝壳、兽骨的洞穴或贝丘遗址中,经常出土鱼镖、网坠、矛、镞等渔猎工具。在这些地方也发现了扁圆形穿孔石器,可能是套在带尖掘土棒上的附件,以供踏脚之用;还有可以用来加工植物的石磨盘。但迄今尚未发现种植谷类作物的直接证据。目前一般认为,这种较早期的遗存所反映的,是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经济类型。有人根据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认为中国华南地区与东南亚相同,人工栽培的食用作物可能是芋头和薯蓣等块茎植物,其种植远较谷类作物为早;最初的作物栽培,可能只是渔猎、采集活动的一种补充。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长江两岸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总之,华南地区农业的产生及其特点,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课题。
由于在跑马岭、石峡、白羊村等地都发现稻谷遗存,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存在较高水平的稻作农业,谷物种植成了主要生产部门。至于在西藏高原,从卡若的发现可知,至少在前3000年左右已栽培了耐旱的粟。
文化关系 广大的华南和西南?厍嬖谧鸥丛佣嘌男率魑幕嗷ブ湟灾猎都盎保挤⑸瞬煌潭鹊慕涣骱拖嗷ビ跋臁?
在广东南海西樵山、云南元谋大那乌和西藏聂拉木、申扎等地,都发现有不与陶片、磨制石器共生的细石器遗存,大部分可能早到中石器时代。它们都与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的细石器特征相一致,同属于细石叶细石器的文化传统。
在华南地区,大约在前六、七千年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广泛分布着一类新石器遗存,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普遍共存,陶器主要是简单的绳纹粗红陶,渔猎经济的特征明显,在文化性质和经济类型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共性,同时各地又有自身的特点。
大约不迟于前3000年左右,华南各地新石器文化的特征更加明晰,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迹象也比较清楚。北起长江鄱阳湖滨,沿赣江而行,越大庾岭至广东境内,大致是华南新石器文化联系的中轴通途。最为明显的,如在山背文化中,就发现有与石峡文化的盘形鼎相似的器形。另外,石峡的贯耳圈足壶,又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大同小异;并且两者都存在玉琮、扁平穿孔石钺等器物。石峡和山背都有少量陶鬶,其源盖出于山东沿海地区。地处中国南疆的新石器文化,同长江、黄河流域的文化,都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踪迹可寻。值得注意的是,福建昙石山中层与台湾凤鼻头中层的绳纹红陶和彩陶等,颇多相似之处,是昙石山文化后期与凤鼻头文化红陶文化类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例证。在更新世冰河时期,海水下降,台湾西北端还曾同祖国大陆相连。自石器时代起,台湾与大陆间的文化联系便十分紧密,始终连绵不断。
参考书目
安志敏:关于华南早期新石器的几个问题,《文物集刊》3,文物出版社,1981。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
分区和内涵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及文化概貌的差别,暂分下列6个地区叙述。
鄱阳湖-赣江地区 这一地区较早期的新石器文化为江西万年仙人洞一期文化遗存,晚期主要有山背文化。
仙人洞遗址的下层和上层即一、二期,是有较大差别的两个阶段的文化遗存。一期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公元前6800年左右(未校正),在南方较早期的新石器遗存中具有代表性。打制石器多于磨制石器,骨、角、蚌器丰富,陶器均为低火候的粗砂红陶,主要是一种绳纹圜底罐形器。文化堆积中夹杂大量的兽、禽、蚌、螺、鱼、鳖类遗骸。经济生活以渔猎和采集为主。仙人洞二期文化遗存陶器变化较大,除有与一期相同的大量绳纹粗砂红陶外,出现了新的陶系、纹饰和器形。仙人洞的一、二期文化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它们都远早于山背文化。
山背文化以江西修水山背村跑马岭遗址、杨家坪遗址为代表,经发掘的遗址还有清江营盘里、筑卫城、樊城堆等。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周围和赣江中下游。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前2800年。在跑马岭和杨家坪分别发现有圆角长方形和近圆形的地面房屋基址。石器以大型厚重的长条形有段石锛、带孔的半月形、梳形、长方形石刀为代表。陶器中夹砂红陶最多,纹饰以凹凸弦纹为主。出现了少量的几何印纹陶,拍印的方格纹、曲折纹、圆圈纹、漩涡纹等比较粗浅凌乱,是华南地区发生期几何印纹陶的一种。主要器形有罐形鼎、直壁盘形鼎、瘦高袋足鬶、圜底罐、圈足壶、豆、簋等。从草拌泥中的稻壳、稻秆痕迹,表明当时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由山背文化的筑卫城下层遗存,发展为筑卫城中层文化,陶器以灰褐陶为主,增加了叶脉纹、席纹、云雷纹等几何纹样,特别是新出现少量的几何印纹硬陶。有人认为它处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而不归属山背文化,也有人认为仍可考虑归属山背文化而作为其晚期遗存。
闽台地区 福建地区发现了许多新石器遗存,目前比较清楚的是昙石山文化。台湾及其附近的澎湖、兰屿等岛屿,重要的原始文化有台东县长滨八仙洞遗存、大坌坑文化、圆山文化和凤鼻头文化。此外,在金门岛上还发现有以饰弧线篦点纹、贝齿纹的陶器为特点的蚵壳墩贝丘遗址。
昙石山文化以闽侯昙石山遗址中、下层为代表,同类遗址有闽侯庄边山贝丘下层和溪头贝丘、福清东张下层等。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一带。石器以锛为最多,除扁平常型锛、有段石锛外,以带人字形纵脊的石锛最具特色。当时经营农业并有较发达的渔猎经济。陶器有釜、鼎、壶、罐、豆、簋、杯等。存在少量饰曲尺纹、圆圈纹、叶脉纹等纹样的几何印纹陶和绘红色条带、卵点的彩陶(见彩图),是其文化特征之一。昙石山有5座横穴式陶窑,集中分布在一起,表明烧窑已具有一定规模。在溪头遗址发现一座成年男女的同坑合葬墓,男性仰卧直肢,女性侧身屈肢依附于男性的身旁,当是原始父权制时期的一种葬俗。昙石山文化的发展去向,是青铜时代的昙石山上层一类遗存。 台东八仙洞在含陶片的新石器时代层下面,还发现3000多件打制石器和少量骨器,无陶器共存。一般将其下层遗存称为长滨文化,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但放射性碳素断代的数据除1个稍早外,其他4个的年代都在前三、四千年左右。对其时代和内涵尚需再作研究。
大坌坑文化因台北县大坌坑遗址而得名。同类遗址有台北市圆山贝丘下层、台南县八甲村、高雄县凤鼻头贝丘下层等。集中分布在台湾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前4400年。石器类型比较简单。陶器多为红褐色砂陶。当时渔猎经济比较发达,甚至可能占主要地位。
圆山文化以台北市圆山遗址上层为代表,同类遗址有台北县大坌坑贝丘遗址上层、土地公山遗址等。主要分布在台北盆地,延伸到北部沿海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前2400~前1100年,下限还当更晚。石器主要有锄、铲、有段石斧、双肩石斧、镞等。也有鱼镖、箭头一类骨器。陶器以棕灰色细砂陶为主。有红彩而未见绳纹。晚期已出现少许青铜器,如大坌坑上层的一件两翼式青铜镞,与商周时代的同类器近似。
大坌坑文化结束之后,以台湾西海岸中南部地区为中心,先后持续存在着3种类型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最初的是红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凤鼻头中层、屏东县垦丁寮和鹅銮鼻、台中县牛骂头下层等。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为前2000年左右。估计其起迄年代为前2500~前1500年。石器主要有锄、靴形刀、长方形和半月形穿孔石刀、磨盘、矛、镞等,一般磨制。红陶上印有绳纹、席纹并偶见红彩。器形有圆柱形足鼎、小口宽肩罐、镂孔豆、细长颈瓶、盆、碗等。在台南市牛稠子贝丘遗址发现了粟粒遗迹。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墓葬中存在石棺墓。从垦丁寮、鹅銮鼻的墓葬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约自前1500年至公元初期,发展成为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凤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营埔出土陶片上发现有稻壳印痕。最后是印纹和刻划纹灰黑陶文化类型,已属铁器时代遗存。
广东地区 地处岭南的广东新石器文化,几个时期均有代表性的遗存,但其间尚有缺环。
以阳春独石仔、封开黄岩洞等洞穴遗址为代表的遗存,打制石器远多于磨制石器,或兼有少量骨器,未发现陶片,文化层中包含丰富的兽骨和螺蚌壳。两地贝壳标本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未经校正的年代,为前12000~前9000年。有人认为这属于新石器时代最初阶段的遗存。以英德青塘、潮安陈桥等遗址为代表的遗存,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共存,有比较简单的夹砂或夹贝壳末粗红陶,文化年代也较早。青塘洞穴遗址的石器绝大多数是仅打出厚刃的砍砸器。文化堆积中夹杂大量田螺、河蚌和兽类遗骸,当以经营渔猎为主。陈桥贝丘遗址大量的打制石器中,以用尖端敲取海生牡蛎(蚝蛎)的蚝蛎啄最具特色。带肩斧形器、有铤骨镞等各种骨器比较丰富。粗红陶除饰划纹、绳纹、篮纹和蚶壳压印纹外,有的在口颈部涂赭红色宽带,可视为彩陶的萌芽。
以增城金兰寺贝丘下层、东莞万福庵贝丘、深圳小梅沙等遗址为代表的遗存,粗砂黑陶多于粗砂红陶,突出的是出现了少量典型彩陶,一般是在泥质红陶上画出赭红色条形、叶脉状等花纹。这是广东地区含有彩陶的一种文化遗存。
石峡文化以曲江石峡遗址下层为代表,同类遗址有曲江坭岭、河源上莞墟、龙川坑子里等,主要分布在北江、东江流域。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前2900~前2700年。石器中,长身弓背两端有刃的石??是重要的农用翻土工具,还有少量的有段石锛和有肩石锛,都具鲜明特征。稻作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陶器多呈灰褐色或灰黄色。绳纹、镂孔、凸弦纹等纹饰较多。特别是出现了少量饰方格纹、曲尺纹、漩涡纹等纹样的几何印纹陶,具有华南地区早期几何印纹陶的共同特征。主要器形有鼎、小口釜、鬶、三足盘、圈足盘、圈足壶、豆、罐等。在石峡发现60多座土坑墓,以单人二次葬为主。多数墓坑经过烧烤,有的在墓底涂抹草泥土。在二次葬的墓里普遍存在放置新旧两套随葬品的特殊习俗。较晚期的墓随葬品多寡悬殊,明显地反映了原始社会走向解体的迹象。继石峡文化之后,几何印纹陶发达起来,有段、有肩类石器比较普遍,这时当跨入了青铜时代。
此外,南海西樵山遗址的石器地点群,是华南地区目前唯一发现的以新石器时代为主的大型采石场和石器制作地。当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来此短期住宿,直接从基岩中开采石材并就地制作石器。少部分遗存可能属中石器时代,主要是新石器时代后一阶段的遗存,下限还当延续到青铜时代。
广西地区 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面貌比较复杂,早、晚也有大的变化。
以东兴县(今名防城县)亚菩山、南宁市豹子头、横县西津、柳州市兰家村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年代可能稍早。豹子头 6件螺壳标本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未经校正的年代,为前8700~前7600年,1件兽骨标本的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为前3800年,二者相差较多,其真实年代尚待进一步研讨。其中,东兴贝丘遗址包含较多的打制石器、少量磨制石器和单纯的粗陶。打制石器中有代表性的是蚝蛎啄,基本特征与粤东潮安陈桥的相同;石网坠的形式比较多样。磨制石器中有带双肩的斧、锛和磨盘。陶器都是以细绳纹为主的夹砂或夹蚌末的红陶和灰黑陶。南宁地区的贝丘遗址,位于邕江及其上游左江、 右江流域的扶绥、 武鸣、南宁、邕宁、横县等地。石器多经不同程度的磨制,内有少量的宽双肩石斧。蚌器、骨器比较丰富,三角形穿孔蚌刀、蚌勺、两端有刃的骨锛、长方形或梯形的鳖甲刀等都颇具特色。陶器全属夹砂或夹蚌末的粗陶,多为灰褐色或红褐色,也有外红里黑和外灰里红的。纹饰以绳纹为主,次为篮纹。器形多为圜底的罐、钵、釜之类。在横县西津遗址等处还发现了以蹲葬为特点的墓葬,一般都未见墓坑,仅个别的用石子或螺壳垒成墓圹,绝大多数无随葬品。根据对出土物的分析,南宁地区和东兴的贝丘遗址,经济生活似都以渔猎和采集为主,但渔捞的对象则不相同,文化面貌也有一定区别。
在桂林市郊发现60多处洞穴遗址。其中,甑皮岩遗址上层的出土物中,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大约各半,陶器绝大多数是夹砂陶,出现了极少的泥质陶,特别是已有了少量三足器。还发现蹲葬式的人骨架,与南宁地区的墓葬具有共同的地方特点。从陶器观察,甑皮岩上层的文化发展程度有了提高,相对年代应晚于前一类遗存。
钦州独料是桂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点遗址。两件木炭标本的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并经校正的年代,约为前2600~前2400年。石器一般都经过磨制,但大部仍保留天然岩面或打击痕迹,主要有长条梯形斧、双肩斧、铲、锄、刀、磨盘、磨棒等,多属农业生产工具。陶器夹砂,以红陶为主,有绳纹、篮纹、曲折纹等纹饰,多为圜底釜、罐类。这时广西地区的新石器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原始农业已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川南、云贵高原地区 云南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各个地区呈现出不同的面貌。目前了解较多的是洱海、滇池地区的新石器文化。
洱海地区以宾川白羊村遗址为代表,发现有多座长方形地面房屋建筑遗迹。有较多的新月形和圆角长条形的穿孔石刀。陶器夹砂,褐陶最多,灰陶次之,由单线或复线篦点组成的几何图案花纹颇具特色。原始稻作农业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还存在无头葬的特殊葬俗。滇池、抚仙湖地区的遗址,出有少量双肩石斧和有段石锛。陶器以红陶为主,器形简单。在陶器上经常发现稻壳印痕,文化层中普遍含有大量螺蛳壳,表明当时主要从事稻作农业生产,渔猎也占有重要地位。
滇北、川南新石器文化的特征比较接近。有些文化年代已较晚,如金沙江中游地区的云南元谋大墩子遗址和四川西昌礼州遗址,年代大体为前1400年。
在贵州的盘县、水城、威宁等地零星发现的磨制石器中,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双肩石斧和有段石锛,向西直到云南都有发现。这类石器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铜器时代文化中,通过进一步发掘可探讨各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
西藏地区 昌都卡若遗址是西藏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遗址。发现多种形式的房屋建筑,其中有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石墙建筑,显示了较进步的建筑技术和新颖独特的建筑形式。打制石器多,同时有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其中磨制穿孔石刀具有特征。陶器多数夹砂,偶见彩陶。当时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狩猎仍占重要地位。
经济生活 华南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湿润,远古时期森林茂密、禽兽繁多。新石器遗址多临河或滨海,附近水产资源丰富。因此在相当一部分遗址中,文化堆积夹杂有大量淡水(螺蚌为主)或海产(牡蛎等为主)的贝壳,有的甚至形成贝丘,同时往往还有许多野生动物骨骼。这是本地区新石器遗址堆积的显著特点。
在较早期的含有大量贝壳、兽骨的洞穴或贝丘遗址中,经常出土鱼镖、网坠、矛、镞等渔猎工具。在这些地方也发现了扁圆形穿孔石器,可能是套在带尖掘土棒上的附件,以供踏脚之用;还有可以用来加工植物的石磨盘。但迄今尚未发现种植谷类作物的直接证据。目前一般认为,这种较早期的遗存所反映的,是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经济类型。有人根据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认为中国华南地区与东南亚相同,人工栽培的食用作物可能是芋头和薯蓣等块茎植物,其种植远较谷类作物为早;最初的作物栽培,可能只是渔猎、采集活动的一种补充。但也有人认为,中国长江两岸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总之,华南地区农业的产生及其特点,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课题。
由于在跑马岭、石峡、白羊村等地都发现稻谷遗存,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存在较高水平的稻作农业,谷物种植成了主要生产部门。至于在西藏高原,从卡若的发现可知,至少在前3000年左右已栽培了耐旱的粟。
文化关系 广大的华南和西南?厍嬖谧鸥丛佣嘌男率魑幕嗷ブ湟灾猎都盎保挤⑸瞬煌潭鹊慕涣骱拖嗷ビ跋臁?
在广东南海西樵山、云南元谋大那乌和西藏聂拉木、申扎等地,都发现有不与陶片、磨制石器共生的细石器遗存,大部分可能早到中石器时代。它们都与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的细石器特征相一致,同属于细石叶细石器的文化传统。
在华南地区,大约在前六、七千年前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广泛分布着一类新石器遗存,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普遍共存,陶器主要是简单的绳纹粗红陶,渔猎经济的特征明显,在文化性质和经济类型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共性,同时各地又有自身的特点。
大约不迟于前3000年左右,华南各地新石器文化的特征更加明晰,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迹象也比较清楚。北起长江鄱阳湖滨,沿赣江而行,越大庾岭至广东境内,大致是华南新石器文化联系的中轴通途。最为明显的,如在山背文化中,就发现有与石峡文化的盘形鼎相似的器形。另外,石峡的贯耳圈足壶,又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大同小异;并且两者都存在玉琮、扁平穿孔石钺等器物。石峡和山背都有少量陶鬶,其源盖出于山东沿海地区。地处中国南疆的新石器文化,同长江、黄河流域的文化,都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踪迹可寻。值得注意的是,福建昙石山中层与台湾凤鼻头中层的绳纹红陶和彩陶等,颇多相似之处,是昙石山文化后期与凤鼻头文化红陶文化类型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例证。在更新世冰河时期,海水下降,台湾西北端还曾同祖国大陆相连。自石器时代起,台湾与大陆间的文化联系便十分紧密,始终连绵不断。
参考书目
安志敏:关于华南早期新石器的几个问题,《文物集刊》3,文物出版社,1981。
文物编辑委员会编:《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