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olyphenylene ethynylene
聚对亚苯基亚乙炔基
2) Poly(arylene ethynylene)
聚对亚苯基乙炔
1.
Poly(arylene ethynylene)s,P1 and P2 containing 1,3,5-triazine and chalcone unites respectively,were synthesized by Sonogashira coupling reaction.
本工作分别将1,3,5-三嗪环和查尔酮两类结构单元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引入聚对亚苯基乙炔的主链中,合成两类新型共轭聚合物,并对它们的荧光特性进行了比较。
3) Oligo(p-phenylene ethynylene)
低聚亚苯基亚乙炔基
4) poly(p-phenyleneethynylene)
聚对苯亚乙炔
5) Phenylethynyl terminated polyimide
苯乙炔基封端聚酰亚胺
6) ethynylene
[,eθə'naili:n]
亚乙炔基
补充资料:赵亚曾(1899~1929)
中国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字予仁。1899年2月4日生于河北蠡县。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曾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技师,古生物学研究室主任。1929年到陕西秦岭、四川调查地质,11月15日在云南昭通县闸心场遇匪殉职。赵亚曾的主要成就在古生物地层学方面。所著《中国长身贝科化石》两卷(1928,1929),在研究长身贝科动物的内部构造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提出长身贝科新分类,在国际上有深远影响。他与李四光一起,分别通过腕足类和类化石的研究,解决了中国北方含海相化石煤系地层的时代问题,并联名发表了《华北古生代含煤地层的分类和对比》(1926)一文,确立了中石炭-本溪系和上石炭-太原系的时代序列,沿用至今。赵亚曾研究了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质,为建立该区地层系统作出贡献。他在四川彭县白水河地区发现二叠纪石灰岩辗掩在上三叠统煤系地层之上,形成一系列推覆体,这是中国地质学家首次揭示阿尔卑斯型推覆体在中国的存在。赵亚曾对山东淄博、辽宁本溪湖、河北开滦、磁县等煤田也都作过考察。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