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万佛堂
万佛堂又称“万佛龙泉宝殿”,它位於北京市房山区磁家务凤凰岭下,初建於唐代,原名“龙泉寺”。万佛堂之下有著名的孔水洞,是发育在奥陶纪石灰岩地区的巨大溶洞,原名“水帘洞”,因唐宣宗年间有一位比丘号溪的老人在此创建万佛堂,遂改称“万佛堂孔水洞”。洞内有泉,水势汹涌。洞壁存有隋大叶十年 (614年)刻经和隋唐时代雕像,刻经大部溺於水中。唐万佛堂早已废圯,数处古建筑遗迹和几方明清石碑,零星散布在万佛堂孔水洞旁。现存万佛龙泉宝殿是明代重建无梁建筑,堂内三壁嵌满唐大历五年(770年)镌刻的“万佛法会图”汉白玉浮雕,造型生动,栩栩如生。正中雕释迦佛坐像,两侧雕乘狮文殊菩萨像和乘象普贤菩萨橡。前後有天王、神人、侍者等。或双手合十,或献花奉宝,形态不一。其中西南壁伎乐天浮雕最为精美,天人持各种乐器作弹奏状,肌肉丰满,形态自如,是唐代雕刻艺术的杰作。孔水洞原有两扇巨大石门,早已不见,仅有宽尺许的石梁横卧在洞口,人们可以跨越石梁,紧贴洞壁,穿过溪流潺潺狭长券洞至“求帘洞”洞囗,券洞尽头石壁上有两尊石雕佛像,并有《莲花经.观世音普门二十四品》刻经,这些珍贵的隋唐石刻,至今清晰可辨。枯水季节,人们可徒步通过“水帘洞”进入第一大型洞厅,然后还须乘小舟才能饱觉“水底洞天”。洞中有三大洞厅,其中以第三大洞厅最为壮观,厅前一排石钟乳低俯水面,厅后遍布洁白晶莹的石花,厅南侧有一张嘴瞪目的“大鳄鱼”把守“九曲迷宫”入口,游人至此,莫不拍手叫奇。洞附近山丘上有辽代华塔、元代砖塔各一座,华塔上有“咸雍六年”、“寿昌七年”等题记,为研究中国华塔出现年代提供了实物资料。
华塔建在万佛堂西北侧山崖上。塔的平面为八角形,单层砖构,由塔基、塔身、塔顶三个部分组成。塔基是典型的辽塔形制,即由须弥座及仿木构的平座组成。八角形塔身的四个正面砌出券门,南门可入塔心室。其馀三面是假门,塔外壁有浮雕菩萨、力士像。塔身四个斜面上砌出直棂窗。塔身之上有腰檐和平坐各一层,平坐以上即为华美的大塔刹,塔刹外形如一根竹笋,轮廓是弧线状,其表面用砖砌成八层相叠的龛室,最下一层仿城墙,并具有城门和城楼。上七层都是单层佛龛,龛内有佛像,龛下托以圆雕的狮、象等形式的龛座,上下层龛位互相叠错,具有渐变的、有韵律的图案组合。最上即是刹顶,已毁。
华塔多盛行於中国北方一带,现存尚有七八座。“华塔”一词由来可能是因为这类塔刹十分肥硕,雕饰甚多,有如一根盛开的花棒,因名华(花)塔。仔细考查,可以发现其装饰题材具有一定的佛教内涵,即表现毗卢舍那佛所居住的“莲花藏世界”。据传说在该世界内毗卢舍那佛可化身为一千个释迦,分居在大千世界。华塔塔刹的每一小龛即代表毗卢舍那佛的一个化身,共同构成莲花藏世界。据此佛教涵义,因而称这种表现莲花千佛造型的塔为“华塔”。可以说华塔造型是佛塔建筑开始摆脱仿木构形式的束缚,努力追求表现宗教意识,从而开了佛塔艺术创新的道路。
二、义县万佛堂
万佛堂在义县城西北9公里的万佛堂村,前临大凌河,背倚福山。
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是辽宁境内最早、最大的石窟群。共有大小石16个。西区9窟,分上下两层,上层有3窟,下层有6窟,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系营州刺史元景为祈福禳灾所建。东区有7窟,建于北魏景明三年,是尉喻契丹使韩贞等人为祈福修建成的私窟。
西区的9个石窟中,上层的三个小窟,即七、八、九号窟已经风化,下层的一、五、六窟规模较大。第一窟保存较好。有窟门三座,高二米,窟顶高五米,平顶方形,长约七米,石窟正中有方形石柱直通窟顶,每面凿有佛龛两层,下层佛龛中的雕像为后人的作品。尖拱上的佛像、人像、化生童子刀法有力,形象生动,都是北魏时期的作品。窟顶雕有飞天,窟门内部顶上雕有三行坐佛,外部顶上雕有佛龛,内有佛像。窟内石壁上也凿有佛龛,窟的四角,刻有四大天王像。第五窟的题刻手迹乃是平东将军元景在公元499年造崖时手书其上的,是重要的史料,并被清末的康有为评为“元魏诸碑之极品”。
东区七个石窟当中,第六窟所遗石刻作品最多,有释迦牟尼坐像、千体佛像、文殊问答佛、百戏造像等。五窟所存的《韩贞造像题记》,记载了建窟始末,是研究东区石窟的重要史料。东区石窟的山顶上有一座圆柱形小塔,名为“文峰塔”,是明成化十年(1474年)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骠骑将军王锴为他的母亲吴氏寿日祈寿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