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孔组
1)  hole group
孔组
1.
The principle of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the position errors of a hole is highlighted,by means if it,the geometrical reference frame of the hole group can be rotated.
着重论述了图框优化法评析孔组位置度误差的原理,详细说明了孔组位置度误差理论在现实应用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在重合公差带图中,应用孔组理论中心的旋转向量图,实现了孔组几何图框的旋转,因此在重合公差带图中即可实现孔组几何图框的平移,又可实现孔组几何图框的旋转,所以在重合公差带图中,可以用作图的方法得到孔组位置度误差(几何图框作任何运动时)。
2)  Kongdian Formation
孔店组
1.
Research on the denudation thickenss of the fourth member of Shahejie Formation and Kongdian Formation by wave analysis method in Huimin Depression;
利用波动分析法研究惠民凹陷沙四段和孔店组的地层剥蚀厚度
2.
Research on Oil and Gas Law of Kongdian Formation in Bamianhe Region;
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3.
Origin of the Deep Oils from Kongdian Formation, Dongyi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东营凹陷王家岗孔店组油气成因解析
3)  pore-components
孔隙组分
1.
Using many parameters such as porosity,shale volume and some others acquired from conventional well logs and NMR log,a three-pore-components evaluation theory and its interpretation method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conventional well log.
分析了岩石的孔隙和孔隙结构与岩石的成分尤其是泥质和粘土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从常规测井、核磁测井反映的孔隙度、泥质含量等参数入手,研究建立了常规测井资料划分三种孔隙组分的理论和实现方法,结合实际测井资料,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检验。
4)  mesoporous assembly
介孔组装
1.
Microstructure and optical absorption property of nanosized Ag/ SiO_2 mesoporous assembly system;
Ag/SiO_2介孔组装体系的结构与光吸收特性
2.
With the help of the sub-project, "mechanism of creating NO_x and reduction of NO_x emission during coal combustion", of National "973"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NO_x which were the oxidation products stemmed from the mold compound pyridine of azo-cycle compound in coal structure, over MCs/TiO_2/MCM-41 photocatalysts of nanoparticle mesoporous assembly system, especially mesoporo.
以纳米TiO_2为主光催化剂,分别以半导体SnO_2、ZnO、CdS及稀土氧化物CeO_2作为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的改性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及液相沉积反应制备出四种纳米颗粒/介孔组装体系——MCs/TiO_2/MCM-41新型复合光催化剂,代号分别为DS-1、DS-2、DS-3及DR。
5)  Ek
孔店组
1.
Discussion on the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Ek in Gubei Low-lying of Shengli Oil Region;
胜利油区孤北洼陷孔店组生烃潜力探讨
2.
Taking sedimentary 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Ek and Es4 in Dongying sag as an object of study,using high precision 3D data,the paper discussed the structural transition during early Eocene by identification seismic reflection interface,detailed architecture analyses sedimentary layer and structural trace.
以东营凹陷孔店组和沙四段沉积建造和构造特征为研究对象,依托高精度三维地震反射资料,通过地震反射界面确认、沉积层厚度和构造形迹精细解剖、探讨了东营凹陷在早始新世构造变形的特点,指出孔店组晚期———沙四下段沉积期是区域应力环境发生大转折期,由此提出了油气勘探的"立交桥"式思路,勘探意义重大。
3.
Taking sedimentary 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of Ek and Es4 in Dongying sag as an object of study, using high precision 3D data,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structural transition during early Eocene by identification seismic reflection interface, detailed architecture analyses sedimentary layer and structural trace.
以东营凹陷孔店组和沙四段沉积建造和构造特征为研究对象,依托高精度三维地震反射资料,通过地震反射界面确认、沉积层厚度和构造形迹精细解剖、探讨了东营凹陷在早始新世构造变形的特点,指出孔店组晚期——沙四下段沉积期是区域应力环境发生大转折期,由此提出了油气勘探的“立交桥”式思路,勘探意义重大。
6)  axis of holes group
孔组轴线
补充资料: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组蛋白是存在于染色体内的与 DNA结合的碱性蛋白质,染色体中组蛋白以外的蛋白质成分称非组蛋白。绝大部分非组蛋白呈酸性,因此也称酸性蛋白质或剩余蛋白质。组蛋白于1834年由德国科学家A.科塞尔发现。
  
  组蛋白对染色体的结构起重要的作用。染色体是由重复单位──核小体组成。 每一核小体包括一个核心8聚体(由 4种核心组蛋白H2A、H2B、H3和H4的各两个单体组成);长度约为200个碱基对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一个单体组蛋白H1。长度约为140个碱基对的DNA盘绕于核心8聚体外面。在核心8聚体之间则由长度约为60个碱基对的DNA连接。这种DNA称为"接头"DNA。
  
  组蛋白的组分  几乎所有真核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均可分成5种主要的组分,分别用字母或数字命名,命名方法也不统一,如H1或称F1,Ⅰ;H2A或称F2A2,Ⅱb1;H2B或称F2B,Ⅱb2;H3或称F3,Ⅲ;H4或称F2A1,Ⅳ。有核的红细胞或个别生物体中,还存在特别的组蛋白成分,红细胞中为H5或F2C,Ⅴ,鲑鱼组织中为H6或T。H2A、H2B、H3、H4组成核小体的核心,也称核心组蛋白。根据组蛋白的一级结构,又可将它们分为3种类型: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的组蛋白(H1);赖氨酸含量较丰富的组蛋白(H2A和H2B);精氨酸含量丰富的组蛋白(H3和H4)。从整体来说,组蛋白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很强。其中H1变化较大,H3和H4变化最小。如对小牛胸腺的5种组蛋白,豌豆苗组蛋白的H3、H4和兔胸腺组蛋白H1等的一级结构比较中发现,小牛胸腺和豌豆苗的组蛋白H4间只在60位和77位上的两个氨基酸残基不同。但已知的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组蛋白的部分一级结构和动、植物的组蛋白间的差异较大。
  
  组蛋白合成后的修饰  这是形成组蛋白各组分微不均一性的主要原因。修饰的方式有:①乙酰化。有两种,一种是H1、H2A、H4 组蛋白的氨基末端乙酰化,形成α-乙酰丝氨酸,组蛋白在细胞质内合成后输入细胞核之前发生这一修饰。二是在H2A、H2B、H3、H4的氨基末端区域的某些专一位置形成 N6-乙酰赖氨酸。②磷酸化。所有组蛋白的组分均能磷酸化,在细胞分裂期间,H1的1~3个丝氨酸可以磷酸化。而在有丝分裂时期,H1有3~6个丝氨酸或苏氨酸发生磷酸化,其他四个核心组蛋白的磷酸化可以发生在氨基末端区域的丝氨酸残基上。组蛋白的磷酸化可能会改变组蛋白与 DNA的结合。③甲基化。仅发现于H3的 9和27位和H4的20位的赖氨酸,鸭红细胞组蛋白H1和H5的组氨酸。④ADP-核糖基化。组蛋白H1、H2A、H2B及H3和多聚ADP-核糖的共价结合,ADP-核糖基化被认为是在真核细胞内启动复制过程的扳机。
  
  非组蛋白  染色质中一大群分子量5000~ 15000的蛋白质的总称。真核细胞的非组蛋白可能有 100种以上。由于非组蛋白本身具有聚合特性,它们和组蛋白、核酸等也有结合能力,用电泳和层析技术完全分离非组蛋白比较困难,用双向电泳技术曾在兔肝和诺维科夫肝癌细胞分别分离到69个和84个组分。非组蛋白大致包含下列三类蛋白质:①细胞核内大量的酶。包括 DNA合成及修复过程中的DNA多聚酶和连接酶,核糖核酸(RNA)聚合酶,以及核酸和蛋白质如组蛋白在修饰过程中所需要的酶;②在染色体中起结构作用的蛋白质;③其他尚未阐明功能的蛋白质。非组蛋白在各种组织和细胞的分化及发育过程中以及在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转化过程中均会发生变化。各种不同的动物和组织中的非组蛋白成分也有较大的变化。非组蛋白能够选择性地和同源 DNA 结合,它们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在体外能促进DNA的转录,所以有人认为染色质中的具有专一功能的非组蛋白在基因转录的选择性调控上起重要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