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全料花生酱
1)  whole peanut butter
全料花生酱
1.
Study on the manufacture processing of peanut drinks with whole peanut butter;
全料花生酱制备花生乳的生产工艺研究
2)  peanut butter
花生酱
1.
Detection for BHA, BHT and TBHQ in peanut butter by HPLC;
HPLC法测定花生酱中BHA、BHT和TBHQ
2.
The preservative effect of the citral on peanut butter;
柠檬醛对花生酱的防腐效果
3)  peanut butters
花生酱
1.
The utilization of peanut protein,peanut oil,peanut butters,and peanut hull in China are summarized,and the production of peanut is introduced.
系统综述了目前国内花生蛋白,花生油,花生酱,花生皮壳的开发利用的现状,并介绍了花生系列产品的生产。
4)  Peanut pornace
花生酱渣
5)  peanut sauce
花生酱油
6)  pickled peanut
酱花生
补充资料:蒟酱
【通用名称】
蒟酱
【其他名称】
蒟酱 (《唐本草》)
【异名】
枸酱(《汉书》),蒟子(《广志》),土荜拨(《食疗本草》),大荜拨(《成都县志》),蒟青、槟榔蒟(《岭南草药志》),青蒌、香荖(《广东中草药》),芦子(《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蒟酱的果穗。
【植物形态】
蒟酱,又名:浮留藤(《唐本草》),扶留藤,扶恶士、蒌藤(《纲目》)。 常绿攀援藤本,高可达10米。叶互生,大而厚,卵状长圆形,基部常偏斜,长10~15厘米,宽4~10厘米。穗状花序,长5~15厘米,下垂。浆果肉质,绿黄色,互相连合成一长圆柱状体。花期5~7月。 生长于阴湿的森林中。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叶(蒟酱叶)及叶之蒸馏油(蒌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
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摘,晒一日后,纵剖为二,晒干。
【药材】
果穗黑褐色,呈弯曲的长条状,长约3~6厘米不等,果柄长约2~4厘米,具纵沟纹。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飞出,断面色较浅。气特殊,味辛辣。以干燥不霉,味辣而浓者为佳。 产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
根含β-谷甾醇。
【炮制】
《雷公炮炙论》:"凡使蒟酱,采得后,以刀刮上粗皮,便捣,用生姜自然汁拌之,蒸一日了出,日干。每修事五两,用生姜汁五两,蒸干为度。"
【性味】
①《唐本草》:"味辛,温,无毒。" ②《纲目》:"气热,味辛。"
【功用主治】
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 ①《唐本草》:"主下气温中,破痰积。" ②《食疗本草》:"散结气,治心腹中冷气。" ③《海药本草》:"主咳逆上气,心腹虫痛,胃弱虚泻,霍乱吐逆,解酒食味。"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8~1.5钱。外用:研末掺。
【选方】
治牙痛:蒟酱、细辛各半两,大皂荚五铤(去子,每孔入青盐,烧存性)。同研末,频掺吐涎。(《御药院方》)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