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矿产资源开发
1.
The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and types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in the Northwest China;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类型
2.
Legal Problems on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矿产资源开发中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3.
With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miner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such as the pollution affects the environment of surrounding areas of mining areas,the land was destroyed,and geological disaster was caused by exploitation.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对采区周边环境的污染;对土地的毁损;因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且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存安全。
2)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矿产资源开发
1.
The study tries to set up a system to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EA) in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China.
分析中国矿产资源开发战略环境评价(SEA)的必要性及不同类型矿产资源开发SEA的作用,提出矿产资源开发SEA的工作原则,在公共参与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5部分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适用于矿产资源开发SEA的评价方法与程序。
2.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round mining zone are affected to great degree by the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矿产资源开发给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影响。
3.
However, exploit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curs environment pollu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al disruption and geological hazards.
本文在论述当前西南地区由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这些环境地质问题进行防治的措施与对策。
3)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矿产资源开发
1.
On the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Jilin Province;
我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2.
Push ahead the integr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guided by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
3.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status of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the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s which were initiated by mine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本文分析了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对策建
4) Miner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矿产资源开发
1.
From the view point of system theory, the concept of complex large system of miner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were put forward.
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复杂大系统的概念,探讨了矿产资源开发全局优化决策的多目标集成方法并建立了其集成模型,阐述了矿产资源开发全局优化决策的智能化集成系统的设计思想,该系统以成本与投资估算模型、财务评价模型、矿产资源模型、矿产资源开发方案选择模型为基础,以多目标分析模型为核心,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总控模型,所建立的系统具有预测、模拟、优化与决策等集成化功能。
2.
The authors obtain spatial database of miner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using the SPOT-5 high resolution images as information resource and classify the land use using the ETM+ middle resolution image as information resource,then verify the results by the wild and topologically analyze the two results by means of the GIS.
以SPOT-5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信息源,获取唐山市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空间数据库,以ETM+中分辨率卫星影像为信息源,对唐山市及周边地区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结合野外实地踏勘对结果进行查证,然后在GIS支持下对土地分类结果和矿产资源开发空间数据库进行拓扑分析,以此对唐山市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土地占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5)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矿产资源开发
1.
The progresses in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summed up in this paper,including administration and rectification,and management,and market construction of mining rights and mineral resources' macro 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and dail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levying of mineral resources' compensation toll and mining rights' assessment,etc.
总结了在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矿业权管理、矿业权市场建设、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和日常监管、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和矿业权价款评估、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工作取得的进展,提出了抓好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规范矿业权出让行为,深化矿业权市场改革,加强矿产开发监督管理,加强矿业政策法规研究,增强宏观管理能力,搞好“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等2006年的工作。
2.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 resources reasened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gradation of the ecosystem as a whole.
矿产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成为整个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因素。
6)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1.
The paper analyse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new technology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and points out the main orientations of its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文章对我国高水充填采矿的发展状况及前景作了系统的论述,分析了这项新技术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重点推广应用方向。
补充资料:中国矿产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水平。
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在明代和更早的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技术就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19世纪后半叶,帝国主义以掠夺方式在中国开办矿山,因而自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的矿产资源就处于这种半殖民地的地位被开发掠夺。但到1949年为止,中国探明一定储量的矿种仅有18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勘查,到1990年年底,中国已发现162个矿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48个。主要有:
① 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等。
② 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等。
③ 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钨、锡、镍、铋、钼、钴、汞、锑、金、银、铂等。
④ 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铌、钽、锂、铍、稀土族元素、锗、镓、铟、镉、硒、磅等。
⑤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 硅石、菱镁矿、耐火粘土、 萤石、铸型用砂、高铝矿物原料等。
⑥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硫铁矿、 自然硫、磷、钾盐、钾长石、明矾石、 硼、芒硝、天然碱、 重晶石、钠硝石等。
⑦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云母、石棉、高岭土、石墨、石膏、滑石、水泥用原料、陶瓷粘土、砖瓦粘土、玻璃用砂、建筑用石材、大理石、铸石用玄武岩、珍珠岩、 沸石、蛭石、 硅藻土、膨润土、叶蜡石、刚玉、天然油石、玉石、玛瑙、金钢石、冰洲石、光学萤石、蓝石棉、压电水晶等。
⑧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把地下水、地热等也列为矿产管理。(见中国水资源)
自50年代以来,采矿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共建立了重要矿山5000多处,乡镇集体和个体办矿也有12万处。全国矿石产量从1949年的4000多万吨,增加到1984年的12亿多吨,采矿、选矿和加工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见彩图)
中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及其地质分布规律 中国的许多矿产资源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作有规律的分布,如:云南东川铜矿、个旧锡矿、湖南锡矿山的锑矿、贵州汞矿、华北地区的煤矿、东北地区的煤矿、新疆的煤矿、鞍山的铁矿、江西的钨矿、新疆阿尔泰的稀有金属矿等。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期,根据已掌握的一些矿产的形成和分布特征,相继扩大或发现并勘探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产地,如: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四川西昌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北京和冀东地区的铁矿,白云鄂博稀土及铁矿,贵州六盘水地区的煤矿,东秦岭、伏牛山地区的钼矿,西南及中南地区的磷矿,祁连山地区的铜、镍矿,新疆、陕、甘、宁地区的油田,松辽平原的大庆油田,渤海湾、河北、山东及江汉地区的油田等。70年代中期以来,又在辽宁复州湾发现了与山东鲁南地区类似条件的原生金刚石,在胶东半岛扩大了金矿的远景,肯定了西藏昌都地区以铜为主的多种金属成矿带和西藏的铬铁矿远景,在江西、江苏、安徽发现了盐矿,在山东、南京、吉林等地发现了石膏矿,在南海与东海相继发现了工业油流等等。
中国的矿产资源是按一定的地质规律而出现、分布的。
① 在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和岩石中含有不同的矿产资源。如在中国前寒武纪早期的不同阶段,形成了鞍山式铁矿、 铜、金、镍、 菱镁矿以及云母、滑石、铅锌、硼等等;前寒武纪晚期有锰、铅、锌、石墨、磷矿、稀土矿,等等;在寒武纪地层中有磷稀土、钒汞等矿;泥盆纪地层中有铁、锰;如按层控矿床的观点来分析,华南地区许多有意义的矿产资源如铅锌矿、硫铁矿、锑矿、汞矿等都赋存在这套泥盆纪地层中;石炭二叠纪是中国主要成煤期,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的煤都赋存在这一时期,晚二叠世是华南的主要成煤期。中生代的岩浆活动是中国东部主要成矿期,其中燕山期的花岗岩类同许多与岩浆有关的矿床有关,通过岩浆的形成、运移、转化及热液(气)活动,形成各式各样矿床。侏罗纪是西北、特别是新疆地区,以及东北北部的主要成煤期,老第三系是已发现的油田的主要含油层。
上述地层和岩类含矿特征及相应的成矿时代,有的同世界其他地区类似,如早前寒武纪地层含鞍山式(即条带状)铁矿和金,石炭二叠系富含煤,老第三系含石油等。有的是中国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的成矿特点,如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是主要的内生矿床的成矿时代,早前寒武纪末期在一定地区形成了重要的菱镁矿和硼矿等。
② 一些重要矿种的沉积矿床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明显,尤其显示了北方和南方成矿条件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不同时代的含矿地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早前寒武纪岩层大量出露在秦岭以北,直到阴山和大青山的东西延长线上,即包括东北南部的广大北方地区;寒武系和奥陶系广泛发育在南、北方;志留系在华北和东北南部缺失;大部分古生代地层在北方为陆相或海陆交替相;中生代地层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为陆相,只在西部和南部有海相。此外,不同时代含矿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条件也有地区上的差别。因而,中国同沉积作用有关的矿产资源,包括已经变质的在内,就出现了地区差别和南北不同的情况。
如早前寒武纪的鞍山式变质的沉积铁矿,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的广大北方,直到内蒙古和东北的南部。前寒武系顶部和寒武系中的沉积磷矿,主要分布在南方的鄂、湘、黔、滇、川等省,而北方的晋、内蒙古、宁等地,虽也有基本相同的含磷层位,但品位低而层薄。下寒武统含有钒、钼等多种金属的黑色页岩建造,有较大的综合利用远景,主要见于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有名的泥盆纪宁乡式铁矿,只广泛分布于南方的湘、鄂、赣、桂、黔、滇等省区;石炭二叠系是中国煤资源和共生的粘土与一水型铝土矿等的主要来源,这些类型的矿产,主要分布于秦岭及其东延山脉以北和北纬40°~42°以南的许多地区以及贵州等地。青藏高原湖泊地区的钾、硼等盐湖矿产资源也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
③ 古生代初期以来同岩浆活动有关的内生矿产资源,也有不同的地区分布特点,特别表现在中国东部同西部的差别。大体上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大雪山和横断山脉为界限,可将中国分为东西两部。在西部的北区,华力西期岩浆活动的影响居主导地位,形成了一些有关的内生矿床,从柴达木北缘向南,依次出现了印支期和燕山期岩浆作用相继增强而又渐次减弱甚至消失的情况;到西藏南部和滇西,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期岩浆活动影响最为强烈,在各地相应地生成了有关几个活动期的内生矿床。在东部,大体上从西往东,燕山期侵入岩浆活动的遗迹不断增多,大致从北部边界东经115°左右南向或南南西方向延伸、经南岭西段到粤西海滨的一线以东,燕山期岩浆活动(包括陆相火山作用)的影响最为明显和强烈,产生了广大地区内许多金属和非金属的矿床;但在其北部,即东北北部和内蒙古北部,华力西期的岩浆活动,尤其是花岗岩类的侵入影响,同燕山期的不相上下,甚至更明显一些,因而这两期形成的内生矿床或相邻并存,或穿插出现,或燕山期的成矿作用叠加在华力西期的上面。
例如新疆阿尔泰地区有名的伟晶岩型铍、锂、铌、钽、云母等矿产,是华力西期形成;川西大雪山及其西侧以锂为主的相似伟晶岩型稀有元素矿床以及一些云母矿床,主要生成于稍晚的印支期;而东部湘、赣、粤、桂的同类型矿床,则是燕山期产物,它们的规模同经济价值也不如西部。
又如,同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床,大多位于西部,其成矿期在新疆境内为华力西期,在西藏境内主要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同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一些重要产地集中于西部东南侧的四川西昌地区,其主要成矿时代也属华力西期;东部的那些不重要产地,主要形成于燕山期。而同(属于超基性范畴的)金伯利岩有关的原生金刚石矿床,已知重要产地只见于东部的山东、辽宁,其成矿时代主要属燕山期,附近还有第四纪以来形成的金刚石砂矿。
东部同燕山期中,酸性(偏碱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一系列重要矿产资源中,在金属矿产方面,有包括河北邯(郸)邢(台)、山东莱芜、湖北东南部地区的大冶式等接触交代型铁(铜)矿,南京、芜湖一带的玢岩型铁矿系列,江西北部和其他地区的铜矿系列,南岭和相邻地区的钨、锡(包括广西北部和云南个旧)、铅、锌等矿床,东秦岭北坡及其东延地带以及燕山等地区的钼矿。在非金属方面,有同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闽浙交界沿海地区和安徽庐江附近的明矾石矿,苏州和湘、闽等一些地点的高岭土矿,浙江等地的萤石矿,以及不同地区的珍珠岩、沸石等;还有由侵入体接触变质形成的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红柱石等矿产。
④ 不少矿产不是一次生成的,而是两次以上成矿期的产物。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许多地区,具有经历两次以上构造和岩浆活动,乃至成矿作用的特点。因而早期生成矿床的物质成分(矿物或化学的)和结构、构造,受到后期矿化作用叠加的影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样,有用组分有所增减,形成富矿或贫矿,或使组分更为复杂,往往增加了综合利用的难度。如前述鞍山式铁矿,一般都是贫矿,在经历了原始沉积和后来的区域变质以后,在有些地方(如辽宁弓长岭等地),又受到不同成因热液对元素迁移积聚作用的影响而形成富铁矿,白云鄂博铁矿在元古代形成时,已含有一些稀土元素,后来又受到华力西期热液作用的影响,增添了其他一些稀土元素的组分和其他组分,同时又有铁的迁移;西昌地区某些钒钛磁铁矿床生成后,又受到碱性岩脉侵入影响,增加了一些稀有金属元素;南方一些铜矿床受第四纪以来表生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次生富集带,也是叠加成矿作用的实例。
各类主要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 主要是煤和石油,其次,还有油页岩(见中国能源)。
黑色与有色金属矿产 主要有下列12种:
① 铁矿。中国现有铁矿储量400多亿吨,类型齐全,其中鞍山式变质的沉积铁矿几乎占1/2。 铁矿资源虽丰,但富矿所占比例很少,不少矿床组分复杂,易采易选矿石不多。铁矿分布广而不均衡,东北、华北两区储量几占全国的一半, 其中最集中的地区是辽宁鞍山、 本溪、冀东和西昌地区。
② 锰矿。 中国的锰矿储量相当丰富,大多为沉积型或次生氧化堆积型,但以中低品位和碳酸锰矿石为主。产地大多集中于中南、 西南两大区, 包括桂、湘、黔、川、滇、鄂等省区,辽也有较储大量。
③ 铜矿。中国铜矿资源也较丰富,已探明铜矿储量居世界第3位。 但缺少易选的高品位富矿。储量的一半以上在华东、西南两区,包括赣、滇、藏、皖等省区。铜产地分布较广,长江中、下游是集中地区之一,甘肃的白银厂、云南的东川和山西的中条山也是有名的大矿。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前者以江西德兴为代表,后者以湖北大?焙桶不胀晡怼?
④ 铅、锌矿。也是中国储量丰富的矿产。锌比铅多。现有储量,稍多于一半在中南、西南两个大区。主要产地分布于南岭一带(包括湖南水口山在内)、滇、内蒙古、甘、陕南和柴达木的北缘;矿石中有银,也有镓、锗、铟、镉、硒、碲等伴生的分散元素。
⑤ 铝矿。中国的铝矿大多为沉积型铝土矿床,矿石以一水型的硬水铝石为主,铝、硅比相对较低,冶炼性能不如三水型铝土矿。其主要产地在山西中部、河南巩县一带、 贵州修水、 山东淄博和广西平果等地。浙、闽、皖等省的明矾石矿也是可供综合利用的铝矿资源。
⑥ 镍矿。中国镍矿的主要类型是硫化物铜镍矿床。甘肃金川镍矿是世界著名大矿区,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矿石中含有较多的铜和铂族元素等。滇、吉、新、川、鄂等省区也有一些镍矿资源。
⑦ 钨矿。中国是世界上钨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也是钨矿的主要出口国。钨矿床主要有石英脉型钨锰铁矿和接触交代型白钨矿。开采的钨矿主要是钨锰铁矿,但其储量仅稍多于白钨矿。湘东南、赣南、粤北等地南岭一带是全国钨矿最集中的地区,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豫、闽、滇、黑等省也有一定的钨矿资源。
⑧ 锡矿。中国的锡矿很丰富。开采的矿床包括不同类型的原生锡矿和砂锡两大类。最大的矿区在云南个旧,有"锡都"之称,闻名全球(见个旧市),另一重要产地在广西南丹一带(见南丹县)。内蒙古、湘、粤、赣也有一定的锡矿资源,滇西也有一些锡矿床。
⑨ 钼矿。中国钼矿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产量也列前茅。矿床类型齐全,以斑岩型为主,沉积型也有重大的综合利用潜在价值。中南、东北、西北3大区的已知储量约占全国3/4。东秦岭北坡及以东为一主要成矿带,燕山部分地区亦为钼成矿带。
⑩ 锑矿。中国锑矿探明储量名列世界第一。矿床类型齐全,其中广西的"红锑矿"是一种独特类型。湖南新化锡矿山是全球最大的锑矿产地(见冷水江市)。湖南其他地区以及桂、黔、甘、滇、陕等省区也有一些锑矿产地。 汞矿。中国是世界汞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产地集中于黔、湘、川交界的地区内,其中黔东北的汞储量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陕西储量仅次于贵州;滇、鄂、青、桂等省区也有一些汞矿产地。 金矿。中国现有储量中,原生金矿(即"脉金"或"山金")占很大比重,砂金只占10%左右,另在其他矿产伴生组分中,回收不少数量。金矿产地分布广泛,其中伴生金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长江上游及其某些支流和黑龙江一些地段历来开采砂金,现仍有一定砂金资源。胶东、豫西、黑龙江、陕甘川交界处及河北是主要的黄金资源和生产基地。
非金属矿产 包括冶金辅助原料、化工用、建材用等各种非金属矿产,现择其重要者分述于后:
① 磷矿。中国磷矿资源约100亿吨,绝大部分为海相沉积型矿床。大型沉积矿产地集中于云南昆阳、贵州开阳、湖北襄阳等地及其附近区域。中国西南、中南地区是世界范围的重要磷矿产集中地区,只是品位高的富矿所占比例小,交通也较不便。其他地区有一些变质岩和火成岩中的磷矿,一般规模较小,品位一般也相当低。
② 硫矿。中国硫矿包括硫铁矿、自然硫和在金属矿产中的伴生硫矿。当前主要发现利用的是粤、皖、内蒙古等大型硫铁矿床,许多有色金属矿山(如甘肃白银厂)的伴生硫也提供了不少资源来源,晋、川等含煤地层的伴生硫铁矿也是重要的硫矿资源。全国自然硫不多,石油、天然气中的伴生硫也可回收。
③ 菱镁矿。中国的菱镁矿储量居世界第一,辽宁大石桥地区的菱镁矿闻名全球,为变质碳酸盐岩层中热液交代富集型的钙镁碳酸盐岩矿床。鲁、冀有一些探明的储量;藏、新、甘也有一定的远景。
④ 石棉矿。重要的石棉矿在四川石棉县与青、新、交界处的茫崖(见茫崖镇),陕西也有较丰富的资源,矿床属于超基性岩的蛇纹岩石棉矿类型,短纤维为主,四川石棉矿有长纤维的。内蒙古等地的小型石棉矿也提供不少资源。
⑤ 石墨矿。中国石墨矿主要产于黑、鲁、吉、湘、内蒙古等地,粤、新也有一定的资源。以往以晶质石墨为主的山东南墅石墨矿最著名,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探查到更多的资源,开发上也有新的发展。
⑥ 云母矿。中国著名的云母矿产地是新疆阿尔泰、四川丹巴和内蒙古土贵乌拉。青、鲁、藏等省区也有一定的资源或远景。
⑦ 石膏(硬石膏)矿。中国石膏资源丰富,分布很广。近年来储量增加特多的山东已居全国首位;边缘省区,如:内蒙古、青、宁(夏)、藏、甘、滇等地增长也多;苏、吉两省有突破,有科学和实用的意义。长期开采的两湖、山西等矿区也有新的发展,但储量的增加相对较少。
⑧ 高岭土。其主要成分是世界矿物学界以中国"高岭"地名命名的高岭石,这种粘土资源分布较广,储量最多的是苏,其次是湘、闽、滇、粤等省。著名的瓷都江西景德镇附近资源,其储量增加相对较少。中国利用"高岭土"的历史悠久,瓷器闻名全世界,当前质量好的高岭土产于苏州。
⑨ 重晶石。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中国重晶石的探明储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⑩ 宝石与彩石。和田玉、南阳玉与虎晴石、岫岩玉、湖北绿松石、青田石、福建寿山石与田黄等,多年来海内、外视为珍宝。
中国一部分需用量大的矿产如铁、磷、锰、铜等,中低品位的贫矿多而富矿少(或很少),它们的部分矿石组分复杂,选矿(冶炼)难度大;两种以上矿产共生在一定地质建造(地质体)三度空间中的共生矿及多种有用组分伴生在同一矿体中的矿产,也大量存在。
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见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在明代和更早的时期,对矿产资源的利用技术就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19世纪后半叶,帝国主义以掠夺方式在中国开办矿山,因而自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的矿产资源就处于这种半殖民地的地位被开发掠夺。但到1949年为止,中国探明一定储量的矿种仅有18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勘查,到1990年年底,中国已发现162个矿种,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48个。主要有:
① 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等。
② 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钒、钛等。
③ 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铜、铅、锌、铝、钨、锡、镍、铋、钼、钴、汞、锑、金、银、铂等。
④ 稀有、稀土和分散元素:铌、钽、锂、铍、稀土族元素、锗、镓、铟、镉、硒、磅等。
⑤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熔剂石灰岩、熔剂白云岩、 硅石、菱镁矿、耐火粘土、 萤石、铸型用砂、高铝矿物原料等。
⑥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硫铁矿、 自然硫、磷、钾盐、钾长石、明矾石、 硼、芒硝、天然碱、 重晶石、钠硝石等。
⑦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产:云母、石棉、高岭土、石墨、石膏、滑石、水泥用原料、陶瓷粘土、砖瓦粘土、玻璃用砂、建筑用石材、大理石、铸石用玄武岩、珍珠岩、 沸石、蛭石、 硅藻土、膨润土、叶蜡石、刚玉、天然油石、玉石、玛瑙、金钢石、冰洲石、光学萤石、蓝石棉、压电水晶等。
⑧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把地下水、地热等也列为矿产管理。(见中国水资源)
自50年代以来,采矿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共建立了重要矿山5000多处,乡镇集体和个体办矿也有12万处。全国矿石产量从1949年的4000多万吨,增加到1984年的12亿多吨,采矿、选矿和加工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见彩图)
中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及其地质分布规律 中国的许多矿产资源在不同地质条件下作有规律的分布,如:云南东川铜矿、个旧锡矿、湖南锡矿山的锑矿、贵州汞矿、华北地区的煤矿、东北地区的煤矿、新疆的煤矿、鞍山的铁矿、江西的钨矿、新疆阿尔泰的稀有金属矿等。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期,根据已掌握的一些矿产的形成和分布特征,相继扩大或发现并勘探了一批新的矿产资源产地,如:长江中下游铁、铜矿,四川西昌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北京和冀东地区的铁矿,白云鄂博稀土及铁矿,贵州六盘水地区的煤矿,东秦岭、伏牛山地区的钼矿,西南及中南地区的磷矿,祁连山地区的铜、镍矿,新疆、陕、甘、宁地区的油田,松辽平原的大庆油田,渤海湾、河北、山东及江汉地区的油田等。70年代中期以来,又在辽宁复州湾发现了与山东鲁南地区类似条件的原生金刚石,在胶东半岛扩大了金矿的远景,肯定了西藏昌都地区以铜为主的多种金属成矿带和西藏的铬铁矿远景,在江西、江苏、安徽发现了盐矿,在山东、南京、吉林等地发现了石膏矿,在南海与东海相继发现了工业油流等等。
中国的矿产资源是按一定的地质规律而出现、分布的。
① 在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地层和岩石中含有不同的矿产资源。如在中国前寒武纪早期的不同阶段,形成了鞍山式铁矿、 铜、金、镍、 菱镁矿以及云母、滑石、铅锌、硼等等;前寒武纪晚期有锰、铅、锌、石墨、磷矿、稀土矿,等等;在寒武纪地层中有磷稀土、钒汞等矿;泥盆纪地层中有铁、锰;如按层控矿床的观点来分析,华南地区许多有意义的矿产资源如铅锌矿、硫铁矿、锑矿、汞矿等都赋存在这套泥盆纪地层中;石炭二叠纪是中国主要成煤期,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的煤都赋存在这一时期,晚二叠世是华南的主要成煤期。中生代的岩浆活动是中国东部主要成矿期,其中燕山期的花岗岩类同许多与岩浆有关的矿床有关,通过岩浆的形成、运移、转化及热液(气)活动,形成各式各样矿床。侏罗纪是西北、特别是新疆地区,以及东北北部的主要成煤期,老第三系是已发现的油田的主要含油层。
上述地层和岩类含矿特征及相应的成矿时代,有的同世界其他地区类似,如早前寒武纪地层含鞍山式(即条带状)铁矿和金,石炭二叠系富含煤,老第三系含石油等。有的是中国同其他地区有所不同的成矿特点,如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是主要的内生矿床的成矿时代,早前寒武纪末期在一定地区形成了重要的菱镁矿和硼矿等。
② 一些重要矿种的沉积矿床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明显,尤其显示了北方和南方成矿条件的不同。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不同时代的含矿地层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早前寒武纪岩层大量出露在秦岭以北,直到阴山和大青山的东西延长线上,即包括东北南部的广大北方地区;寒武系和奥陶系广泛发育在南、北方;志留系在华北和东北南部缺失;大部分古生代地层在北方为陆相或海陆交替相;中生代地层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为陆相,只在西部和南部有海相。此外,不同时代含矿地层的沉积环境和条件也有地区上的差别。因而,中国同沉积作用有关的矿产资源,包括已经变质的在内,就出现了地区差别和南北不同的情况。
如早前寒武纪的鞍山式变质的沉积铁矿,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的广大北方,直到内蒙古和东北的南部。前寒武系顶部和寒武系中的沉积磷矿,主要分布在南方的鄂、湘、黔、滇、川等省,而北方的晋、内蒙古、宁等地,虽也有基本相同的含磷层位,但品位低而层薄。下寒武统含有钒、钼等多种金属的黑色页岩建造,有较大的综合利用远景,主要见于秦岭以南的广大地区;有名的泥盆纪宁乡式铁矿,只广泛分布于南方的湘、鄂、赣、桂、黔、滇等省区;石炭二叠系是中国煤资源和共生的粘土与一水型铝土矿等的主要来源,这些类型的矿产,主要分布于秦岭及其东延山脉以北和北纬40°~42°以南的许多地区以及贵州等地。青藏高原湖泊地区的钾、硼等盐湖矿产资源也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
③ 古生代初期以来同岩浆活动有关的内生矿产资源,也有不同的地区分布特点,特别表现在中国东部同西部的差别。大体上以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大雪山和横断山脉为界限,可将中国分为东西两部。在西部的北区,华力西期岩浆活动的影响居主导地位,形成了一些有关的内生矿床,从柴达木北缘向南,依次出现了印支期和燕山期岩浆作用相继增强而又渐次减弱甚至消失的情况;到西藏南部和滇西,新生代喜马拉雅造山期岩浆活动影响最为强烈,在各地相应地生成了有关几个活动期的内生矿床。在东部,大体上从西往东,燕山期侵入岩浆活动的遗迹不断增多,大致从北部边界东经115°左右南向或南南西方向延伸、经南岭西段到粤西海滨的一线以东,燕山期岩浆活动(包括陆相火山作用)的影响最为明显和强烈,产生了广大地区内许多金属和非金属的矿床;但在其北部,即东北北部和内蒙古北部,华力西期的岩浆活动,尤其是花岗岩类的侵入影响,同燕山期的不相上下,甚至更明显一些,因而这两期形成的内生矿床或相邻并存,或穿插出现,或燕山期的成矿作用叠加在华力西期的上面。
例如新疆阿尔泰地区有名的伟晶岩型铍、锂、铌、钽、云母等矿产,是华力西期形成;川西大雪山及其西侧以锂为主的相似伟晶岩型稀有元素矿床以及一些云母矿床,主要生成于稍晚的印支期;而东部湘、赣、粤、桂的同类型矿床,则是燕山期产物,它们的规模同经济价值也不如西部。
又如,同超基性岩有关的铬铁矿床,大多位于西部,其成矿期在新疆境内为华力西期,在西藏境内主要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同基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钒钛磁铁矿矿床,一些重要产地集中于西部东南侧的四川西昌地区,其主要成矿时代也属华力西期;东部的那些不重要产地,主要形成于燕山期。而同(属于超基性范畴的)金伯利岩有关的原生金刚石矿床,已知重要产地只见于东部的山东、辽宁,其成矿时代主要属燕山期,附近还有第四纪以来形成的金刚石砂矿。
东部同燕山期中,酸性(偏碱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一系列重要矿产资源中,在金属矿产方面,有包括河北邯(郸)邢(台)、山东莱芜、湖北东南部地区的大冶式等接触交代型铁(铜)矿,南京、芜湖一带的玢岩型铁矿系列,江西北部和其他地区的铜矿系列,南岭和相邻地区的钨、锡(包括广西北部和云南个旧)、铅、锌等矿床,东秦岭北坡及其东延地带以及燕山等地区的钼矿。在非金属方面,有同火山作用关系密切的、闽浙交界沿海地区和安徽庐江附近的明矾石矿,苏州和湘、闽等一些地点的高岭土矿,浙江等地的萤石矿,以及不同地区的珍珠岩、沸石等;还有由侵入体接触变质形成的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红柱石等矿产。
④ 不少矿产不是一次生成的,而是两次以上成矿期的产物。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许多地区,具有经历两次以上构造和岩浆活动,乃至成矿作用的特点。因而早期生成矿床的物质成分(矿物或化学的)和结构、构造,受到后期矿化作用叠加的影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样,有用组分有所增减,形成富矿或贫矿,或使组分更为复杂,往往增加了综合利用的难度。如前述鞍山式铁矿,一般都是贫矿,在经历了原始沉积和后来的区域变质以后,在有些地方(如辽宁弓长岭等地),又受到不同成因热液对元素迁移积聚作用的影响而形成富铁矿,白云鄂博铁矿在元古代形成时,已含有一些稀土元素,后来又受到华力西期热液作用的影响,增添了其他一些稀土元素的组分和其他组分,同时又有铁的迁移;西昌地区某些钒钛磁铁矿床生成后,又受到碱性岩脉侵入影响,增加了一些稀有金属元素;南方一些铜矿床受第四纪以来表生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次生富集带,也是叠加成矿作用的实例。
各类主要矿产资源 能源矿产 主要是煤和石油,其次,还有油页岩(见中国能源)。
黑色与有色金属矿产 主要有下列12种:
① 铁矿。中国现有铁矿储量400多亿吨,类型齐全,其中鞍山式变质的沉积铁矿几乎占1/2。 铁矿资源虽丰,但富矿所占比例很少,不少矿床组分复杂,易采易选矿石不多。铁矿分布广而不均衡,东北、华北两区储量几占全国的一半, 其中最集中的地区是辽宁鞍山、 本溪、冀东和西昌地区。
② 锰矿。 中国的锰矿储量相当丰富,大多为沉积型或次生氧化堆积型,但以中低品位和碳酸锰矿石为主。产地大多集中于中南、 西南两大区, 包括桂、湘、黔、川、滇、鄂等省区,辽也有较储大量。
③ 铜矿。中国铜矿资源也较丰富,已探明铜矿储量居世界第3位。 但缺少易选的高品位富矿。储量的一半以上在华东、西南两区,包括赣、滇、藏、皖等省区。铜产地分布较广,长江中、下游是集中地区之一,甘肃的白银厂、云南的东川和山西的中条山也是有名的大矿。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和接触交代型为主,前者以江西德兴为代表,后者以湖北大?焙桶不胀晡怼?
④ 铅、锌矿。也是中国储量丰富的矿产。锌比铅多。现有储量,稍多于一半在中南、西南两个大区。主要产地分布于南岭一带(包括湖南水口山在内)、滇、内蒙古、甘、陕南和柴达木的北缘;矿石中有银,也有镓、锗、铟、镉、硒、碲等伴生的分散元素。
⑤ 铝矿。中国的铝矿大多为沉积型铝土矿床,矿石以一水型的硬水铝石为主,铝、硅比相对较低,冶炼性能不如三水型铝土矿。其主要产地在山西中部、河南巩县一带、 贵州修水、 山东淄博和广西平果等地。浙、闽、皖等省的明矾石矿也是可供综合利用的铝矿资源。
⑥ 镍矿。中国镍矿的主要类型是硫化物铜镍矿床。甘肃金川镍矿是世界著名大矿区,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矿石中含有较多的铜和铂族元素等。滇、吉、新、川、鄂等省区也有一些镍矿资源。
⑦ 钨矿。中国是世界上钨矿储量最多的国家,也是钨矿的主要出口国。钨矿床主要有石英脉型钨锰铁矿和接触交代型白钨矿。开采的钨矿主要是钨锰铁矿,但其储量仅稍多于白钨矿。湘东南、赣南、粤北等地南岭一带是全国钨矿最集中的地区,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豫、闽、滇、黑等省也有一定的钨矿资源。
⑧ 锡矿。中国的锡矿很丰富。开采的矿床包括不同类型的原生锡矿和砂锡两大类。最大的矿区在云南个旧,有"锡都"之称,闻名全球(见个旧市),另一重要产地在广西南丹一带(见南丹县)。内蒙古、湘、粤、赣也有一定的锡矿资源,滇西也有一些锡矿床。
⑨ 钼矿。中国钼矿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产量也列前茅。矿床类型齐全,以斑岩型为主,沉积型也有重大的综合利用潜在价值。中南、东北、西北3大区的已知储量约占全国3/4。东秦岭北坡及以东为一主要成矿带,燕山部分地区亦为钼成矿带。
⑩ 锑矿。中国锑矿探明储量名列世界第一。矿床类型齐全,其中广西的"红锑矿"是一种独特类型。湖南新化锡矿山是全球最大的锑矿产地(见冷水江市)。湖南其他地区以及桂、黔、甘、滇、陕等省区也有一些锑矿产地。 汞矿。中国是世界汞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产地集中于黔、湘、川交界的地区内,其中黔东北的汞储量占全国总量一半以上。陕西储量仅次于贵州;滇、鄂、青、桂等省区也有一些汞矿产地。 金矿。中国现有储量中,原生金矿(即"脉金"或"山金")占很大比重,砂金只占10%左右,另在其他矿产伴生组分中,回收不少数量。金矿产地分布广泛,其中伴生金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长江上游及其某些支流和黑龙江一些地段历来开采砂金,现仍有一定砂金资源。胶东、豫西、黑龙江、陕甘川交界处及河北是主要的黄金资源和生产基地。
非金属矿产 包括冶金辅助原料、化工用、建材用等各种非金属矿产,现择其重要者分述于后:
① 磷矿。中国磷矿资源约100亿吨,绝大部分为海相沉积型矿床。大型沉积矿产地集中于云南昆阳、贵州开阳、湖北襄阳等地及其附近区域。中国西南、中南地区是世界范围的重要磷矿产集中地区,只是品位高的富矿所占比例小,交通也较不便。其他地区有一些变质岩和火成岩中的磷矿,一般规模较小,品位一般也相当低。
② 硫矿。中国硫矿包括硫铁矿、自然硫和在金属矿产中的伴生硫矿。当前主要发现利用的是粤、皖、内蒙古等大型硫铁矿床,许多有色金属矿山(如甘肃白银厂)的伴生硫也提供了不少资源来源,晋、川等含煤地层的伴生硫铁矿也是重要的硫矿资源。全国自然硫不多,石油、天然气中的伴生硫也可回收。
③ 菱镁矿。中国的菱镁矿储量居世界第一,辽宁大石桥地区的菱镁矿闻名全球,为变质碳酸盐岩层中热液交代富集型的钙镁碳酸盐岩矿床。鲁、冀有一些探明的储量;藏、新、甘也有一定的远景。
④ 石棉矿。重要的石棉矿在四川石棉县与青、新、交界处的茫崖(见茫崖镇),陕西也有较丰富的资源,矿床属于超基性岩的蛇纹岩石棉矿类型,短纤维为主,四川石棉矿有长纤维的。内蒙古等地的小型石棉矿也提供不少资源。
⑤ 石墨矿。中国石墨矿主要产于黑、鲁、吉、湘、内蒙古等地,粤、新也有一定的资源。以往以晶质石墨为主的山东南墅石墨矿最著名,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探查到更多的资源,开发上也有新的发展。
⑥ 云母矿。中国著名的云母矿产地是新疆阿尔泰、四川丹巴和内蒙古土贵乌拉。青、鲁、藏等省区也有一定的资源或远景。
⑦ 石膏(硬石膏)矿。中国石膏资源丰富,分布很广。近年来储量增加特多的山东已居全国首位;边缘省区,如:内蒙古、青、宁(夏)、藏、甘、滇等地增长也多;苏、吉两省有突破,有科学和实用的意义。长期开采的两湖、山西等矿区也有新的发展,但储量的增加相对较少。
⑧ 高岭土。其主要成分是世界矿物学界以中国"高岭"地名命名的高岭石,这种粘土资源分布较广,储量最多的是苏,其次是湘、闽、滇、粤等省。著名的瓷都江西景德镇附近资源,其储量增加相对较少。中国利用"高岭土"的历史悠久,瓷器闻名全世界,当前质量好的高岭土产于苏州。
⑨ 重晶石。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中国重晶石的探明储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⑩ 宝石与彩石。和田玉、南阳玉与虎晴石、岫岩玉、湖北绿松石、青田石、福建寿山石与田黄等,多年来海内、外视为珍宝。
中国一部分需用量大的矿产如铁、磷、锰、铜等,中低品位的贫矿多而富矿少(或很少),它们的部分矿石组分复杂,选矿(冶炼)难度大;两种以上矿产共生在一定地质建造(地质体)三度空间中的共生矿及多种有用组分伴生在同一矿体中的矿产,也大量存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