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
1)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
2)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高分辨层序地层学
1.
The theory of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is used to establish a high precision isochronism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for Silurium Tataaierta Formation.
利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塔中志留系塔塔埃尔塔格组高精度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等资料进行沉积微相精细分析,确定沉积微相的展布,发现砂岩、砾岩富集的沉积微相的展布规律和形态特征。
3)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1.
Applic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Case study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Shanxi formation in Yulin Changbei gas field,Ordos basin.;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林长北气田山西组2段为例
2.
Study on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Prediction of Low Resistivity Oil Reservoir in Minqiao Area;
闵桥地区阜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低阻油藏预测
3.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alysis and Subtle Reservoir Prediction of Lower Tertiary in Changdi Area, Shengli Oilfield;
长堤地区下第三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与隐蔽油藏预测
4)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1.
Applic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deep development of oilfield;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油田深度开发中的应用
2.
Study on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amework of uranium-hosting rock series in Qianjiadian sag;
钱家店凹陷赋铀岩系姚家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3.
The application of High-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the thin-zone and low permeability oilfield development;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薄层低渗透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5)  high resolution sequence stratigraphy
高分辨层序地层
6)  high resolution stratigraphy
高分辨率地层学
1.
The typical stratigraphical discipline including stenoian stratigraphy(1669),Smithian stratigraphy(1817)and high resolution stratigraphy(1969)has been formed.
围绕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和优化,地层学经历了三次重要革命,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地层学形态:斯坦诺地层学(1669年)、史密斯地层学(1817年)和高分辨率地层学(1969年)。
补充资料:地层学
地层学
stratigraphy
    研究地壳表层层状岩石的形成顺序及相互关系的学科。地史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地质学的一个基础学科。地层学与古生物学、古地理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等密切相关。地层学以地层结构特点、构造变动及所含化石等为依据,研究地层的层序关系、接触关系和空间变化。
   为了描述地层层序,1669年丹麦地质学家N.斯泰诺提出地层层序律,即在正常层序中,先形成的岩层在下,后形成的在上。为了阐明各地方的地层层序间的对比,1799年英国W.史密斯提出化石顺序律。这一原理为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它揭示了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是生物地层学的基础。1760年,意大利的阿尔杜伊诺把岩石分为3 层:第一层为结晶岩;第二层为含化石的成层岩石;第三层为半胶结的层状岩石,常含海相贝壳。1829年,J.德努瓦耶把第三层之上的松散沉积层称为第四系。第一层大致相当于前寒武系,第二层大致相当于古生代和中生代,第三层即第三系。地层研究,逐渐形成地层学的3个主要的、传统的分支学科,即年代地层学、岩石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地层学研究手段的发展和研究范围的扩大,形成磁性地层学、地震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等新分支学科。
    年代地层学 从老到新把地层划分为若干年代地层单位,以说明地质历史的学科。它与地质年代学密切相关。年代地层学以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时带)为其主要研究内容。
    岩石地层学 主要研究地层岩性特征的学科。主要根据岩性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地层的岩性、岩相特征与古地理、古气候的关系;研究地层的形成与构造环境演变的关系。
    生物地层学 主要研究生物化石的时空分布、地层形成发育规律和确定地层相对时代的学科。它的研究与古生物学、地质年代学等密切相关。生物地层学这一术语是比利时学者L.A.M.J.多洛于1904年指出的,意指用古生物学方法研究地层。根据生物的进化不可逆性和阶段性,可进行地层对比,确定地层的相对时代。
    磁性地层学  应用古地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地层的学科。又称古地磁地层学。地层的岩石磁性可作为岩性划分的依据,以及利用天然剩磁可确定地层形成时古磁极的位置和正、反方向等,可作为全球性对比和古大陆位置再造的依据。
    事件地层学  利用地质事件来对比地层和确定地层界线的学科。地层构架由一系列缓慢渐变过程和短暂的突变或灾变事件组成,而突变或灾变事件在地层研究中有特殊意义。地质事件一般分地内事件和地外事件。地内事件包括生物绝灭、地磁极性倒转、海平面升降、地壳运动等;地外事件包括陨星和彗星撞击地球、超新星爆发、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等。
    地震地层学  以反射地震资料为基础,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判断沉积环境、预测岩相岩性的学科。地震地层学研究主要用于各种沉积矿产,特别是油气资源的调查勘探。
    层序地层学  研究利用由间断面分开的、由沉积体系构成的地层层序划分和对比地层的学科。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