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patite fission track
磷灰石裂变径迹
1.
Analysis on the Meso-Neozoic subsidence and uplift history of the periphery of Ordos basin using apatite fission track;
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周缘中新生代沉降隆升史
2.
The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applied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plifting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
3.
A case of application using apatite fission track to restrict the time of brittle fault movement;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约束脆性断裂活动的时限
2) apatite fission-track
磷灰石裂变径迹
1.
The forming ages and uplift size of the middle Kunlun mountain-Based on study of plantation surface and apatite fission-track ages;
中昆仑山形成时代与隆升幅度——基于夷平面与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
2.
The geological and apatite fission-track data from the Tianshan and West Kun.
通过对天山独山子—库车公路、西昆仑山新疆—西藏公路出露的7个花岗岩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研究了天山、西昆仑山脉低温(<110℃)热历史。
3)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磷灰石裂变径迹
1.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he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AFTA) means in syudying the paleo geotemperature of sedimentary basin, and concrete data in Dongying depression is applied to invert the paleo geotemperature.
介绍了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 (AFTA)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的原理及研究现状 ,并以东营凹陷的具体数据为例进行了热史反演。
2.
Thermochronology researches in the orogens and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in the basin suggest that three NE- trending anticlines(Tongziguan anticline,Jiulongshan anticline and Nanyangba anticline)in the NW margin of the Sichuan Basin were formed in the Cenozoic.
综合造山带内的构造热年代学及盆地内部进行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提出了四川盆地西北部的三个背斜(潼梓关背斜、九龙山背斜和南阳坝背斜)主要是新生代构造变形的产物。
4) Zircon and Apatite fission track
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
5)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is(AFTA)
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AFTA)
6) apatite fission-track dating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补充资料:裂变径迹法
根据矿物中 U、Th放射性同位素自发裂变碎片的径迹而计时的一种方法。径迹数目与矿物年龄成正比。矿物中能产生裂变径迹的重核有 238U、235U和232Th。它们的自发裂变半衰期分别是 1.01×1016年、3.5×1017年和大于1021年。所以天然样品中238U的裂径迹约占99.97%以上,而235U和232Th的裂变径迹在年龄测定中可忽略不计。
若假定自发裂变径迹在矿物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则单位体积内的裂变径迹数目(C)与U含量、矿物存在时间及U的自发裂变常数成如下关系
式中238U为每立方厘米样品中238U的原子数,λf为238U的自发裂变常数(6.85×10-17/年),λ为U的总衰变常数,t为矿物年龄。
自然状态的裂变径迹非常细小。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对矿物磨光面进行腐蚀处理(蚀刻),蚀刻后的径迹,在显微镜下可放大到200~1000倍。若自发裂变径迹和诱发裂变径迹(即通过热中子照射产生的径迹)的蚀刻条件完全相同,则裂变径迹法计算年龄的公式为
式中ρs为在蚀刻表面观察到的径迹密度, ρi为蚀刻后看到的诱发裂变径迹密度,σ 为235U的热中子诱发裂变截面(582×10-24平方厘米),Φ为热中子剂量,I=238U/235U=137.88。
应用此公式计算年龄时须满足下列要求:①自发裂变的半衰期是恒定的;②238U/235U比值是一个常数;③所有的自发裂变径迹是238U产生的,而所有的诱发裂变径迹都是235U经热中子照射诱发产生的;④自发裂变径迹和诱发裂变径迹的蚀刻条件相同;⑤样品形成以后保持封闭体系。
裂变径迹法测定年龄的样品适应性广,只要样品中产生的自发裂变径迹密度大于1~10/平方厘米,均可选用。如磷灰石、榍石、锆石、白云母等。
若假定自发裂变径迹在矿物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则单位体积内的裂变径迹数目(C)与U含量、矿物存在时间及U的自发裂变常数成如下关系
式中238U为每立方厘米样品中238U的原子数,λf为238U的自发裂变常数(6.85×10-17/年),λ为U的总衰变常数,t为矿物年龄。
自然状态的裂变径迹非常细小。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试剂在一定条件下对矿物磨光面进行腐蚀处理(蚀刻),蚀刻后的径迹,在显微镜下可放大到200~1000倍。若自发裂变径迹和诱发裂变径迹(即通过热中子照射产生的径迹)的蚀刻条件完全相同,则裂变径迹法计算年龄的公式为
式中ρs为在蚀刻表面观察到的径迹密度, ρi为蚀刻后看到的诱发裂变径迹密度,σ 为235U的热中子诱发裂变截面(582×10-24平方厘米),Φ为热中子剂量,I=238U/235U=137.88。
应用此公式计算年龄时须满足下列要求:①自发裂变的半衰期是恒定的;②238U/235U比值是一个常数;③所有的自发裂变径迹是238U产生的,而所有的诱发裂变径迹都是235U经热中子照射诱发产生的;④自发裂变径迹和诱发裂变径迹的蚀刻条件相同;⑤样品形成以后保持封闭体系。
裂变径迹法测定年龄的样品适应性广,只要样品中产生的自发裂变径迹密度大于1~10/平方厘米,均可选用。如磷灰石、榍石、锆石、白云母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